余永秋
黨的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企業黨政正職是企業班子的核心,是主心骨,其黨政協調得如何,直接影響到企業改革發展、經營生產、職工穩定和各項工作的開展與否,也影響到黨政班子戰斗力的強弱。一旦書記與經理(廠長)之間出現了工作矛盾,勢必嚴重影響企業三個文明建設,嚴重削弱班子的整體功能,班子成員難以適從,企業內部干部職工也無所從事,搞得不好,還可能出現一部分人聽書記的,一部分人聽經理(廠長)的不正常現象。至此,這個企業就將陷于黨政不協調,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脫節分離的局面。因此,書記在企業的改革發展、市場經營和安全生產中如何準確地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經理(廠長)在三個文明建設中如何駕馭全局,是堅持黨政一體、共同負責,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融為一體的一個很現實、很有必要思考的實際問題。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實行經理(廠長)負責制,企業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企業的黨組織圍繞企業的經營目標,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和監督保證作用。事實上,企業黨組織書記是一個難以扮演的“角色”,其在經濟工作的位置,政治工作和黨的工作服從服務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企業的經理(廠長),其在企業的位置,則要求相對獨立地行使經理(廠長)負責制所賦予的權力,雖然在理論上這一對矛盾不難解決,但在實際工作和現實生活中,這對矛盾卻時常發生“碰撞”。
“碰撞”的原因之一,是其在行政的主導地位和黨組織的監督保證,導致了權力和義務上的沖突,行政的主導地位,要求第一管理者在改革發展、經營生產、利益分配和各項管理等方面都負有直接責任,這種實實在在的權力往往被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黨組織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要求政治工作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團結帶領群眾,調動大家積極性,完成各項任務和經營指標。就企業而言,緊貼經營生產實際,為企業的改革、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在盡義務和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往往難以兩全其美。
書記和經理(廠長)位置擺不正,關系理不順,糾纏不清。隨著公司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行政的人權、財權、物權相對集中,政治工作、黨內“三會一課”和黨員先進性教育等,事實上又受制于經營生產,黨政之間關系配合得好,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就能配合得默契。反之,一不小心,“碰撞”就會發生。這是原因之二。
“碰撞“原因之三,就是心理素質問題。由于人財物三權集中于行政,在第一管理者身上,就會出現“三多一高”。三多即:找上門要錢要物要獎勵的多,經常少不了門庭若市;出頭露面的機會多,免不了顯示位置的重要;辦好事辦實事的多(同時得罪人的地方也多),因有人財物的權利,易于拍板,辦得容易。當然,稱心如意者滿意,不稱心失望者也會罵娘。“一高”就是手中的權力可以直接解決實際問題,職工叫好的呼聲相對就高。這種現象一旦出現,如果書記與經理(廠長)之間溝通不夠,不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就將造成彼此間的心理障礙。在這時,書記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顯得尤為重要。
“碰撞”原因諸多,就綜上三種主客觀原因,書記在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方面,很難準確把握“角色”。書記角色扮重了,就有越位的可能,行政獨立性全面負責難以實現。經理(廠長)“角色”演重了,就有可能權力獨攬,老大自居,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就難以貫徹執行,黨的執政能力難以體現。大凡黨政負責人之間的矛盾,除了兩者的民主作風有關外,很大程度上則在于難以找到一個“雙重角色”的最佳結合點。
黨政一體,共同負責,使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有機結合,融為一體,除提高思想認識外,關鍵是如何當好這個“班長”。在這方面,筆者有以下三點體會:
第一,創造一個心情舒暢的和諧工作環境,進而充分調動和發揮“一班人”的整體積極性。和諧音符才能奏出發展樂章。一個團結拼搏的班子,是一個地區、一個企業、一個部門各項工作的火車頭,這個火車頭,能否使黨政一體,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融為一體高速運轉,關鍵在班長。在這方面,努力做到三點:一是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把政治工作貫穿于企業的經營、生產、管理等各項工作的全過程,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情況,協助和配合行政分析經營、生產狀況,確定各個時期工作的重點,把握好關鍵點,共同制定措施,共同檢查落實。二是鼓勵班子成員敢于負責,完成各自分管的任務。三是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行為失諧,當可挽正;人際失諧,一事無成。培育愛崗習技、遵章守紀和優美的工作環境,為經營、生產、管理出謀劃策,形成一個團結拼搏的團隊和寬松和諧的氛圍。
第二,帶出一個團結戰斗的領導班子。一支好的隊伍離不開好的領頭雁,一個好的企業離不開具備人格魅力的領導班子,企業領導班子工作的好壞,是黨的執政能力的一種體現。本著干著工作增感情,增進感情更好地干工作的原則,始終把維護班子團結,增強班子的合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主要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處理好黨組織與行政、工團組織的關系,總結先進典型,弘揚好人好事,共同培養職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造就“四有”職工隊伍,對傾向性的問題抓預防,抓過程分析。二是處理好書記與經理(廠長)的關系,圍繞主旋律,共唱一臺戲。書記與經理(廠長),一個是黨組織的一把手,一個是行政的一把手,兩個一把手由于扮演的角色不同,工作的側重點也不一樣。經理(廠長)作為企業的第一管理者,對企業各方面工作負有全面的責任,什么事也應問,也應管。對應由行政負責的工作,書記只提出原則性的意見,由經理(廠長)拍板,對“三重一大”問題,書記和經理(廠長)常通氣,形成決策前認識上的一致,然后再與其他班子成員商量,再拿到相關會議集體研究。經理(廠長)外出時,書記則義不容辭地承擔責任。三是處理好與副職之間的關系,支持副職行使職權,幫助解決經營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和調整人際關系,對重點工作、關鍵部位共同把關,為副職獨立完成任務創造條件。人格的魅力是無限的,班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企業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不愁沒有一支敬業、自強、忘我獻身的職工團隊,這才是實現企業興旺發達,永不衰竭的妙方良藥。
第三,樹立一個廉潔奉公的形象。一個班子如何立威于眾,所向披靡,首要的問題是樹立起勤政廉潔、廉潔從業的形象。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打造清明的政治環境、清新的企業風氣、清廉的干部隊伍,以實現效益最大化為目標,促進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和紀律保證。在企業這一點尤為重要。企業的職工對領導的廉風、作風和經濟問題非常敏感,對貪污受賄,搞特殊化十分關注。黨組織根據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對紀檢監察工作,加強嚴格有效的管理。做到這一點,必須嚴字當頭,不僅嚴格要求別人,更重要的是嚴于律己。這樣,政治工作才有感召力、說服力,經濟工作才有號召力、凝聚力。
所謂黨政一體,共同負責,強調的是圍繞企業的經濟目標,黨政之間思路上的一致性,規劃共同制定,目標共同保證,風險共同承擔,責任共同負責。實踐證明,黨政正職準確把握好了“雙重角色”的最佳結合點,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就能融為一體。從企業黨組織書記來講,要從兩個方面把握角色。
第一,要出頭,不要強出頭。這里,首先是不要強出頭,即必須尊重和維護第一管理者的威信,不超越職權,不強行出頭。其次是要出頭,必須大膽負責,恪盡職守,不能優柔寡斷,畏尾畏首,在具體工作中堅持做到以下三點:
在領導決策上當高參。在領導集體決策活動中,第一管理者當然是主要決策者,作為書記應當當好決策的參謀。一是既要敢于直言,又不剛愎自用;二是既要履行職責,又不超越權限,有理有節;三是既要堅持原則,又不傷害感情;四是既要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又不人云亦云,一團和氣。
在完成經營生產任務上當主將。作為書記,理所當然地要懂業務,會管理,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發現問題,提出建議,以防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鼓足勁、辦實事、抓落實。工作中,在前臺要敢于負責,當副手要兢兢業業,堅持授權而不放任、實干而不包攬、監督而不指責,政治工作為經濟工作提供精神食糧。
在排憂解難上當援兵。黨政之間應該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謙讓、相互幫助、相互補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正常狀態下,建立良好的黨政關系,尊重第一管理者,支持和幫助副職,達到將士象各盡其能,車馬炮各展其才,這不僅是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的需要,也是書記職業道德的表現,它既是一種高風亮節,也是一種領導智慧。
第二,要插手,不要亂插手。這里主要是指黨政一體,共同負責,處理好黨政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的經營生產活動中,屬于行政第一管理者職權范圍內的事情,書記決不輕易插手和干預,更不搞越俎代庖。但是有的時候也不可能絕對不插手,這里注意的是,牽頭不攬權,插手不爭權,監督不擅權,就是說,掌握適度恰到好處。如何把握這個度,筆者認為,首先,黨政之間尊重對方,誠心實意,敢掏肺腑,心心相映,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留給對方檢驗,堅持精神鼓勵和物質刺激相結合、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并重的原則,不強調誰重誰輕、誰主誰次,不要在“核心”、“中心”上爭名逐利。其次,書記和經理(廠長)只要一方因公出差、學習,另一方代理其分管工作。再次,求大同存小異,容忍對方的過失和錯誤,善于“化干戈為玉帛”,遇到問題,多一點自我批評,給對方多一點諒解和體貼。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做到善意相幫不埋怨,適時補充不挑剔,承擔責任不推諉。
可以說,每一個成功的企業總是與一個優秀的黨政領導班子聯系在一起的。做一個企業家不容易,做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就更難。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黨政一體,共同負責,企業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只有堅持黨政一體,共同負責,才能為企業奠定做大做強的堅實基礎。
(作者系中國鐵通鎮江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