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述舜
由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主辦的“提高領導能力,落實科學發展觀”理論研討會于10月17-18日在山東聊城市隆重召開。會議專家云集,研討熱烈,成果頗豐。
本文為大會發言之一。
這次理論研討會的主題是:提高領導能力,落實科學發展觀。這兩者的關系如何?就此,我談幾點體會。
一、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領導能力,這是世界性的課題、時代性的課題。
剛閉幕不久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召開的一次關鍵性會議。這次全會的主要精神之一就是強調科學發展,這是這次全會最鮮明的特色、最突出的亮點。在我國的“十一五”發展中,之所以強調科學的要求,是因為,必須發展的問題已經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識,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第一要務”,大家已是耳熟能詳。但如何發展得更快更好,這個問題不僅我國沒有解決,而且世界各國也沒有解決,都在千方百計地求索。就過去的發展經歷而言,既有許多共同的經驗可取,也有不少教訓可鑒。因此,科學發展問題,不僅是我國發展的要題,也是世界性的難題,不僅是過去發展的難題,也是今后發展的主題。這里講的今后,還不止于“十一五”時期。
再則,提高領導能力同樣是世界性的課題。無論是以什么樣的形式開放擴張,全球化作為一種趨勢不可規避。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的聯系更趨密切,也更加復雜,分和合不斷重新組合,利和弊往往相互交織。機遇稍縱即逝,挑戰更加嚴峻,兩難問題、多難的決策層出不窮,博奕愈來愈成為一個多邊多解的局面,為使國家和民族利益在不斷挑戰中獲得最大化,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提升領導能力,提升新領導力,因此,領導能力的問題,也是一個世界性、時代性的課題。
二、科學發展觀既是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也是對執政規律認識的升華。
我們黨提出科學發展觀,深刻體現了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第一,就經濟發展而言,體現了從原來追求產值和速度到注重效益和質量的轉變,到注重經濟結構優化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第二,就全面發展而論,從原來單純的經濟增長到既要保中心又要顧全面,即統籌兼顧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轉變。第三,在發展的價值取向上,從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轉變,強調發展為民,更好地為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服務。
以上三個轉變,也是我們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進一步強調為誰執政,如何執政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所以說,強調科學發展觀與提高領導能力在本質上是高度一致的。
三、科學發展需要科學領導。
科學發展中的“科學”一詞,涵義深刻,針對性和指導性很強。它既包括著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以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經驗總結、教訓汲取,又蘊含著對世界一些國家發展成功的啟示和失敗的警示。所謂科學的要求,簡要地說,就是實事求是,按規律辦事。發展要遵循規律,克服和預防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它既要求保證重點又要求統籌兼顧。比如在處理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關系中,既要扭住中心,又不能“單打一”;既要全面兼顧,又不能丟掉中心,胡子眉毛—把抓。在效率和公平的關系處理上,既要講求經濟效益,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又要注重社會公平,不能讓社會不同階層的收入差距、東西部等地區差距、城鄉之間的差距拉開太大;既要支持和調動合法致富、勤奮致富的群眾的積極性,又要保護和關照那些困難、弱勢群眾改善生活的必要性,等等。這一系列重大關系,都需要執政黨,需要領導干部正確認識、科學把握、妥善應對。因此科學發展觀必然要求科學領導,沒有科學領導做保證,科學發展可能淪為空談。
四、落實科學發展觀,領導干部應該增強六種能力。
科學發展觀既是世界觀、方法論,又是實踐論、執行力。要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基礎在群眾,關鍵在領導,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干部的領悟能力、駕馭能力和具體落實能力。據我領會,要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領導干部要做到“六個善于”:善于理論思維,即正確領悟科學發展觀的要義和精髓;善于審時度勢,即準確地判斷形勢、掌握領導工作的規律;善于統籌協調,即妥善地處理各種內外關系;善于正確決策,即貫徹好民主集中制、多謀善斷;善于運作務實,即有效地組織實施,能取得實際成效;善于廉潔自律,即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拒腐倡廉是發揮領導能力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