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在我國,國內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中青少年約占總數的74%。如何保護這些“未來的棟梁”不受毒品的污染?不妨借鑒它山之石。
許多父母都擔心毒品的問題,但他們可能對毒品知之甚少,并不知怎樣去和孩子談這個問題,也沒有信心孩子會聽從他們的意見。Violette將向您介紹在英國,父母是如何在預防年輕人吸毒方面做好排頭兵的。
“我知道媽媽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都做些什么,因為她告訴過我。但現在我開始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玩了,她卻好像并不信任我。我希望她能看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一十五歲女孩
“我們曾是很好的伙伴,但現在她總是出去和朋友玩。”—— 一十六歲女孩的母親
交談和傾聽的藝術
多交談
爭吵解決不了問題,卻只能使彼此交談更困難。作為父母的你也不必總是硬著頭皮去面對死結。只有雙方同時都作好了聆聽的準備時,雙向的交流才會展開,否則的話,處在危機關系中的交談很難進行下去。盡管你從未提起過對毒品的看法,但你的孩子或許早已從你在家的一言一行中了解到了你的態度——比如從你對待工作、娛樂、家庭和朋友的態度上。孩子知道的往往并沒有你想像中的多,而且他們希望知道你的立場。你并不用總是贊同他們的觀點,但知道了你的立場有助于他們做出自己的決定。
多傾聽
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說希望父母能多聽他們傾訴、多理解他們,特別是青少年。有些孩子封閉自己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會不理解他們(父母擔心的是酒精、毒品、熔媒的問題,而他們則在擔心一些其他的事)。年輕人的想法有時完全出人意料。
不要逼著他們說。有時最佳的交談恰好是在比如飯后收拾桌子時,或一個電視節目即將結束時突然產生的。但以下是你必須遵循的原則:
虛己受人。
表明你的觀點。
表現出你的關心。
不要說教。
嚇唬是沒有用的。
你對毒品了解多少?毒品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你無需是個毒品專家才能和孩子談這個問題。也許表現出你想要了解的興趣是展開一個開放式討論的最好方法。
年輕人必須要知道,凡是毒品都有潛在的危害,在這方面事實最有說服力。而過分強調毒品的危害反倒給它蒙上了一層絢麗的外衣。建立在事實上的討論最能消除關于毒品的神話和誤解。
不同種類的毒品的效果不同。一般來說,毒品可以被分為三類:刺激類,鎮定類和致幻類。
舉例如下:
所有的毒品(包括酒精和煙草)對大腦都有損害。不同毒品損害不同部位,改變著體內化學物質的平衡。這些不同的改變就產生了吸毒后的不同感覺。年輕人因為正處于身體和大腦的發育階段,毒品對他們的影響更大。另外,同種毒品每次的效果也不同,而這主要取決于這種毒品的純度(毒品的純度差別很大)、吸毒者的情緒、健康狀況以及周圍的環境狀況。有些毒品更容易上癮,有些人也是如此。某些毒品還能引發潛在的精神疾病,或使現存狀況更為嚴重。
有些人認為只是嘗試一下毒品不會有長期危害,但是像海洛因這類毒品特別容易上癮并且極其危險,有時會產生吸食過量的嚴重后果。另外,把不同的毒品混用是十分危險的,許多死于吸毒過量的人就是因為吸食了一種所謂的毒品雞尾酒,里面通常都摻有酒精。
年輕人為什么會吸毒?年輕人吸毒會怎樣?
“如果被抓住交易A類毒品就可能在監獄里呆一輩子。”—— 一個十二歲男孩
“那些吸食烈性毒品的人一定是瘋了,我寧愿把錢花在音樂和衣服上。”
—— 一十六歲男孩
許多學生都有可能接觸到毒品,大部分人會加以拒絕,然而還是有人忽略各種警告去接觸毒品。這有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心的驅使或是對冒險的渴望。還有的情況下選擇嘗試毒品的人通常是因為他們自身或是家庭生活、居住環境存在著一些問題。
在英國,私藏管制毒品是違法行為并被記錄在案。有些年輕人特別容易吸毒上癮,并逐漸發展到只有通過幫助才能戒掉。最新的調查結果特別強調了大麻對身體的損害(例如,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抽大麻還能導致精神分裂癥、精神病、抑郁癥及焦慮癥等)。
怎樣判斷我的孩子是否吸毒?如果懷疑孩子在吸毒怎么辦?
“實際上我對毒品一無所知,我可能都分不清搖頭丸和撲熱息痛,如果我孩子吸毒的話,我真不知該怎么辦。”
—— 一十五歲女孩母親
“我其實為自己不能用同一標準要求自己和孩子感到很不好意思。我自己也喜歡喝一兩杯,但就是總擔心孩子們出門后會吸毒、胡鬧什么的。”
—— 一十七歲男孩父親
孩子是否吸毒一般很難判斷,因為吸毒后的某些癥狀常被認為是孩子成長階段的正常特征——比如青春期憂郁、情緒多變、常換朋友、通宵不睡或昏睡一天,而這些又都有可能和毒品沒任何關系,有時只是因為他們不高興而已。所以,多和孩子交流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判斷是否在吸毒的跡象:
情緒突然從高興、警覺轉變為遲鈍、憂郁。
同性格不相稱的好斗、易怒行為。
對上學、體育運動及各種活動失去興趣。
異常睡眠習慣睡眠困難。
異常秘密行為或撒謊。
經常丟失錢、物(其實是被賣掉)現象。
經常發現異常物品:如粉末、膠囊、燒焦的錫紙、聞起來有膠水味的空塑料袋或重復折疊過的小紙片。
不要輕易下結論。通常不會從孩子身上看出明顯吸毒跡象,最好是找出事實來,而且要做好和孩子交談、傾聽和理解他們的準備。但如果那時你的孩子正處于毒品的影響下,等他們清醒以后再談。
如果你為孩子是否吸毒而擔心,或是發現了毒品、吸毒工具,千萬不要認為你必須要自己一個人來處理這件事,你可以尋求幫助,和受過專業培訓來處理這方面問題的人士進行交談,在經驗豐富的專家顧問的幫助下,你會發現,和處于青少年期的孩子交流起來輕松了許多。
鏈接
2002年蘇格蘭在校青少年生活方式及物質使用方式調查:有關吸毒數據
2002年蘇格蘭在在校學生中展開了一項全國性匿名調查,此項調查涉及了年輕人在抽煙、喝酒及吸毒方面的狀況。結果表明:
34%的十三歲學生回答曾有人主動給過他們毒品;13%承認吸過毒。
65%的十五歲學生回答曾有人主動給過他們毒品;37%承認吸過毒。
大麻是最常見的毒品。31%的十五歲學生回答在過去一年里曾吸過大麻。
在這一年齡段中很少有人吸食過海洛因和可卡因。
常抽煙喝酒的學生更容易吸毒。
然而,十三歲和十五歲的學生吸毒的可能性要比他們喝酒和醉酒的可能性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