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靜 張 納 王 穎 盛 韻 安 琪
“贏者思維”,又是這個詞。不知怎么,好像各跨國公司,行業不同,不相往來,卻一致認定這個詞所代表的態度、理念和思維方式對成功很重要。
我不由想起今年夏天收到的K女士發自歐洲的一個Email。這位女士是一家著名大型跨國公司的管理委員會中唯一的女性成員,她問我是否會感興趣她(他)們正為中國業務找的一個高層經理的職務。我看了很驚訝,因為她負責的領域和我多年從事的行當完全不同,這從我名片上可以看出來,而我們也不過只有在宴會上的一面之緣,聊得比較投機,互致過郵件而已。她在郵件末端寫道:“I am sure that with you winningattitude youwill succeed……”(我相信你的贏者態度會使你成功……)。
當然,我可能只是給她留下有“贏者思維”的印象而已,我們互相的了解很有限,但這個郵件的確說明高級主管對雇員是否具有“贏者思維”這種素質的重視有時甚至超過了對如學歷、技術、經驗這些硬指標的重視。
那么究竟什么是“贏者思維”,所謂“贏者思維”——是積極地尋找解決方案,是沒有條件也要主動創造條件而非怨天尤人,將一切歸咎于受條件所限;是堅忍不拔,盡最大努力,從絕望中找到希望,而不是一遇挫折就氣餒,輕易放棄;是勇于反省自己,改進自己,而不是總為自己開脫,一切賴別人,怪環境;是欣賞比自己更強的人,期望有一天比強者更強,而不是妒忌強者,欺負弱者,獲得一時的心理安慰。
看來,“贏者思維”真的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絕對概念,而往往是在和“弱者思維”的對照中顯現出來的。
A關鍵詞:積極,主動,解決方案
幾年前,我在公關公司工作時曾為客戶的老板,一位年輕有為的香港人安排采訪。當談到大陸和香港的員工工作態度有何不同時,他在對大陸員工褒獎之余提到,我們總體上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差一些,而這對員工向高層發展是有影響的。比如在他們那里做到業務部門的中國總裁,沒有人每天給你下指示,而是你要自己根據戰略目標,確定行動計劃,并推動計劃的落實。
可能中國的傳統機構更鼓勵服從而不是主動創造。多年在外企的經歷令我感到,只要你主動做的事出發點是對整個機構、對團隊有益,而不是僅對你自己有益,且能掌握分寸,那么跨國公司是會鼓勵這種積極態度的。
相反,有時很多人看到機構的問題,但缺乏這種積極主動去提議、去改進的意識,那么剩下只有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抱怨——這是典型的“弱者思維”。總之,這類人覺得什么都不合理,什么都不順,似乎永遠活得累,好機會都讓別人趕上了。
還有,在提出任何建議時都別忘了解決方案,要不,提出問題又能如何呢?可能職場中人都常常要和上司、下屬不停地搏弈,我的在外企工作的姐妹們也常喜歡把工作中的煩惱或事端和我聊聊,尤其是,有些事該怎么和老板談。我通常要先聽聽老板是哪國人,性格如何……了解清楚再針對此人特點,根據具體事幫助出點子。但有一點,我幾乎無論和誰都要說的是,你要在進老板房間談話之前想好,針對你提的問題,你給老板提議什么樣的合理的解決方案。所謂合理,就是要有公心,想的不光是自己,這樣,老板覺得你談的事對公司重要,你在他眼中是個有“贏者思維”的人。如果僅僅是找老板發牢騷,出出怨氣,以圖心理舒服,那千萬別,除非老板是自家老公。
還有,具有“贏者思維”的人,在沒有達到老板或客戶的期望時,不會著眼于為自己辯解,而是提出解決方案使客戶損失降低或挽回。而“弱者思維”的人則相反,絞盡腦汁要為自己辯解,但怎么解決客戶的事早丟到一邊去了。
B關鍵詞:堅持,執著,不輕易放棄
很多年前看過《鄧穎超傳》,至今仍記憶猶新的不是這位具備文韜武略的女性波瀾壯闊的一生,而是她說的一句話:“凡事,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不放棄百分之一的希望。”
而目前,很多影視作品的女主角,尤其解放前的或古裝戲的,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命不好,又有什么辦法呢?”可能編劇覺得這樣才能讓那些女性顯得“我見猶憐”。
這使我想起中國也有句老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是對弱者思維挺精辟的評價,越和這些可憐之人相處,你的體會越深。我也不怎么相信人定勝天,也相信命運,但總覺得,確實要盡力而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命運是什么。至于怎么才能衡量是否盡到百分之百的努力,要靠每人心中的尺度,但至少自己心里要坦然,沒有后悔可以嘗試但沒有做的事。
而且,你有時只要再多堅持一會兒,再多想遠一點兒,再多走一步,一切將有所不同。2004年夏天,我在歐洲總部的同事來北京,他曾說過幾次希望我幫他買一條一面是絲綢,一面是羊絨的圍巾。我當時心想,這個季節怎么會有羊絨賣,就跟三伏天買羽絨服一樣可笑。我就幫他買了兩條絲綢圍巾,并寫了封短信說:“抱歉,您要的那種圍巾不是應季商品(out of the season),所以沒買到……”寫到這兒,我突然怎么也寫不下去了,不斷問自己,你多久沒逛商場了?你怎么就肯定他要的那種圍巾沒的賣呢?此刻正好午休時候,我飯也沒吃,決定去友誼商店碰碰運氣,那里一年四季都賣老外愛買的那些東西,結果居然還真買到了那種絲綢+羊絨圍巾。我高興非常,買了回去馬上把那封短信改成“希望您喜歡您想買的……”
可能真是“外交無小事”,事實上,這件小事像一出連環戲的第一幕,給我帶來了很多改變……
C關鍵詞:欣賞強者
說到“欣賞比自己更強的人”,真是說說容易做時難,尤其做到能欣賞比自己強的周圍的人不容易,能欣賞比自己年輕,又什么都有了的明星更不容易,而如果這個明星再不謙虛謹慎,而是年少輕狂,那么欣賞他(她)簡直是mission impossible——辦不到的事。
說到這樣的明星,我馬上就想到了章子怡。6年前,我第一次在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外景地見到她時,那時她正在現場觀摩,打招呼時覺得她好小,很嬌嫩的樣子。
現如今,她已成了擁有國際聲譽的明星,演出各種大片,風頭蓋過她的“前任”鞏俐。她的另一大特點是負面評價不斷,什么工于心計,野心勃勃,太過張狂……據說,有一個大時尚品牌老板會見亞洲時尚界頂尖記者?穴多為女性?雪時問大家選章子怡做代言人怎么樣,底下異口同聲地說“不好,別用她,大多數中國女人都不喜歡她”。看來,她人緣確實一般。
但想想看她到底錯在哪兒?說她工于心計,沒錯,當年我第二次見到她時是在我所在的公司的晚會上,她陪那天是我們嘉賓的張藝謀出席。晚會結束時,一直躲在一邊的章子怡靜靜地盛了一盤自助餐和飲料交給我,而不是自己走上前把吃的遞給一直沒吃東西的老謀子。比她大了幾歲的我當時就覺得這女孩挺懂事,確實有心計。此時,《我的父親母親》還沒開拍呢。
就算她的這些“缺點”都是真的又怎么樣呢?其實她所做的一切就是令自己充分抓住被大導演發掘出來的機遇,發展自己并使自己最大程度上獲益于這些機遇。而且,她真的做到了。從這個意義上,這對她和發掘她的人來說都是一種成功。
而欣賞她的成功不容易。可能因為人們在傳統上喜愛的女性應該天真無邪,端莊賢惠,克己為人,溫柔靦腆等等……總之,女性成功不成功,能否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不重要,關鍵得讓別人看著舒服,或讓人同情,不能像章那樣刺眼,這種心理是否涵蓋著那么點弱者思維呢?盡管喜歡哪個明星都無可厚非。
相反,章的“咄咄逼人”的率直談吐里倒是透著幾分“贏者思維”,“自己遇到再棘手的狀況也不會哭,相信嗎?困難的時候太多了,只能靠自己一點一點去解決。”
所以無論你是職場中人,大學畢業生,或家庭主婦,想在自己希望的領域成為贏者,未必要機械地按以上“教條”逐條照搬來實踐“贏者思維”,而是開動腦筋,靈活調整自己,令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積極的改變。保持好的心態,也許一切將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