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平
1868年,一個年輕的非洲部落男子在位于今天南非地域的橙河流域附近,發現了一塊讓他著迷的玻璃狀石頭。這個年輕人把這塊晶瑩的石頭拿給一個喜歡彩石的當地人,希望以此作為抵押換一夜的住宿費用。但是這個當地人的舉動,卻讓年輕人大為震驚。當地人竟然愿意用他所有的家畜來交換這塊石頭。他的家畜包括500頭綿羊、10頭奶牛和一匹馬。原來這塊石頭是一塊鉆石。許多年以后,科學家對蘊藏在地球中形成鉆石的神奇力量一直迷惑不解。為了揭開這個謎,一個科學家考察小組對發現這塊鉆石的地區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科學家借助82個地震檢波器,對這個地區地表以下約240公里深的地方進行探測。在4年的時間里,這些地震檢波器記錄下了超過200次地震時的地震波。據地震學家馬特介紹,這些資料被用于制作一個盛產鉆石地質結構的三維圖像。鉆石是一種在地幔上層形成的純碳晶體,也就是說,在緊貼著地殼之下的地幔上層有可能找到鉆石。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承受壓力極大的地層。鉆石和其他地表的巖石一樣,是被一種巨大的力量推到地表的。科學家們認為,在強大力量的推擠之下,鉆石被帶到了地表。其實,成千上萬的鉆石已在地表沉睡了若干世紀。有一些被河水帶走數米遠,有的甚至被沖到大西洋。直到有一天,年輕的非洲部落男子發現了其中的一塊大鉆石。于是,世界各國的覓寶者蜂擁至南非,幾乎把這片土地“耙”了一遍,苦苦搜尋能夠圓自己發財夢的幾顆石頭。但是,他們并不知道這些鉆石到底是從哪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