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霞

王先生前段時間買了一臺新車后,全家就策劃著假日到哪里去游玩一番。2004年2月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坐著車去參觀風景名勝,沒料到在一條不寬的道路上因為超車不慎翻到田間,除他夫人只有皮外傷外,王先生和11歲的兒子都有不同部位的骨折。出于孩子今后的前程考慮,他們給兒子的小腿粉碎性骨折采用了開刀手術鋼板內固定,花費近2萬元,而王先生的前臂骨折選擇了石膏固定,花費僅一千多元。半年過去了,王先生的骨折已逐漸康復,兒子的骨折傷經過取鋼板等一系列折騰,到現在還不能下地走路。王先生疑惑了,為什么兒子花了那么多的錢卻總不見好呢?骨折治療靠刀還是靠手,這兩種治療的利與弊之間如何權衡呢?
手法復位:為何受冷落
早在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用砭石切割外傷感染,用植物、礦物藥物包扎外治創傷。公元三世紀,華佗及其弟子就開始嘗試施行骨科手術,并主張通過功能鍛煉治療骨、關節損傷。中醫在治療骨折傷上形成了復位、包扎固定、內外用藥、功能鍛煉這四大療法。我國在骨折的治療上很長一段時間遵循前人經驗,趨向于運用手法技巧,借用外力和肢體內動力進行整復。而骨的手術如切開復位、植骨術等雖有嘗試,但終因未取得突破而不被廣為應用。
近年來,隨著外科手術發展的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醫生嘗試用手術的方法來達到骨折精確復位。這種開放式的手術在醫生直視下利用器械及手法,可以將一些影響骨折愈合的不利條件轉變為有利條件,如清除夾在骨折端之間的軟組織,切除骨折不愈合的硬化骨質,鉆通髓腔,施行植骨或堅強的內固定,矯正畸形等,為骨折愈合創造條件。對于某些新鮮骨折切開復位后,選用堅強的內固定如鋼板固定,術后不用外固定,可以早期離床,不但有利于功能鍛煉,減少術后并發癥;同時可增加骨折端的血液供應,促使骨折愈合,做到骨折愈合與功能恢復齊頭并進。
手法復位盡管愈合快,功能恢復好,病人痛苦小,醫療費用低,但對一些難以整復、不易固定的骨折,骨折對位差,往往容易造成畸形愈合,加之外固定后由于肌肉牽拉可能再移位,一些患者顧慮到這點因而常常在抉擇中選擇精確的手術方法。
復位是否需要追求精確
手術治療的過程是讓人痛苦的,但也是覺得最安心的。想想粉碎后的骨頭不僅有堅硬的鋼板固定,還用鋼釘牢牢地栓在了一起,又是在醫生眼皮子底下直接對攏的,應該是萬無一失了。但手術的缺點也不能不讓人怵目,如手術操作中軟組織與骨膜的剝離不可避免地會破壞血液的運轉,使骨折端的壞死區增大,引起愈合遲,甚至不愈合。切開復位時,血腫的清除也必將干擾人體自身的修復能力,影響骨折愈合的過程與時間。關節附近的粘連,影響關節功能的恢復。更為嚴重的是切開復位術使閉合性骨折人為地變為開放性骨折,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因為骨折部位的組織由于暴力的作用,本來已有嚴重損傷,手術勢必增加局部損傷,影響血液運轉,使局部組織抵抗力進一步降低,細菌更容易在切口內生長、繁殖。一旦發生感染,后果嚴重,不但給傷員帶來不必要的痛苦,甚至還可能造成殘疾。
一位著名的骨科醫生曾說過:“骨頭是樹苗,它的根扎在軟組織中,接骨者應該像園丁,而不是泥瓦匠、木匠和鐵匠”。現在一些患者盲目追求百分之百的解剖復位,其實完全不必。在許多情況下,雖然沒有達到解剖復位,但在骨折愈合后,傷肢也可以完全恢復原有的功能(稱功能復位)。目前歐美多數學者認為,使用加壓鋼板手術切口長、損傷大、感染多,鋼板產生的應力代替,使骨質變得疏松,因此,骨折愈合遲緩,易于再骨折。專家認為,能用非手術療法取得同樣效果,還是以非手術療法為宜。美國加州大學一位骨科教授曾說過:假若骨頭會講話的話,它會在進手術室前,向大夫提出申述:你可要刀下留情,不要對我賴以生存的血運干擾和破壞,我自己不但有生長能力,而且還能自行塑形改造。
不要讓利益成為選擇的標尺
隨著我國經濟進步與社會發展,交通日益發達,交通事故等引起的骨折越來越多,每個人都希望用最安全,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方法來達到治愈的目的。
目前的趨勢是,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如廣東、北京、上海等地采用手術方法的就越多,而越是基層醫院,像農村各大衛生院還大都采用廉價的手法復位。
昂貴的全套手術器械和內固定材料在引進時需花費大量的關稅和審批費,手術費用居高不下也正因于此。而現在一些患者盲目地認為貴的就是好的,就是更保險的,對能夠非手術治療的骨折也要求手術,其實是很大的誤區。而醫務界近年來大興輕傳統、重新技術之勢,對“大刀闊斧”的骨折手術樂此不疲也在無形中推動了這一現象的盲從,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經濟負擔。病人在就醫時不妨多聽幾位醫生的建議,而醫生也應貫徹實事求是的方針,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一切從患者的利益出發,選擇最安全、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不要讓利益成為骨折治療的標尺。
專家建議,少年、兒童骨折,因為閉合復位容易成功,骨折愈合也快,正確的外固定不致于發生不良后果,所以很少需要開刀。四肢閉合性骨折若無合并癥,一般不需要緊急手術。經妥善處理后,可與醫生進行充分的咨詢、協商,如確需手術治療者,一周左右也并不算貽誤。這樣可以減少由于缺乏準備(包括思想、認識、技術和物質等)而緊急手術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