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新

在日前舉行的天宏首屆知識產權(商標)國際論壇上,魯迅的長孫周令飛透露,曾被駁回的“魯迅”酒類商標注冊,已由有關方面啟動復審程序。一旦復審通過、注冊成功,“魯迅”將有望成為消費品的商標。
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無人可及。從某種意義上說,“魯迅”這兩個字已不僅是個名字,而是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代表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了某種神圣的意味。用“魯迅”作為消費品商標,是否對魯迅先生有欠尊重?是否會讓消費者感到不習慣?是否會導致濫用偉人姓名現象?正是出于這些疑慮,國家商標局之前駁回了“魯迅”商標的注冊申請。
由“魯迅酒”注冊申請失敗,筆者不由地想到了“尊者諱”。眾所周知,在我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中,都實行著不同程度的“文字獄”,與之相聯系的“為尊者諱”、“為貴者諱”現象則更為普遍,不僅皇族國戚,連達官顯貴的名號,都有著嚴格的“名諱”之規,犯忌者甚至有掉腦袋的危險。如今雖然進入了21世紀,但是無論作為一種觀念還是一種現象,“尊者諱”都并未銷聲匿跡,它仍然殘存于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以至我們總習慣于將偉人神化,祭于神壇而頂禮膜拜,對于偉人名號,惟有歌之頌之,諱莫如深,不敢有半點造次,稍有不慎便被視作是對偉人的褻瀆和藐視?!棒斞妇啤?注冊申請失敗以及由此引發的爭論,恰恰說明生活在現代社會 的許多人,依然被這種早已過時的“尊者諱”所困擾。
對偉人的確應該尊敬,但是并非所有試圖使偉人回歸凡人與民間的努力,都是對偉人的褻瀆和藐視。實際上,用偉人姓名注冊商標,使用以偉人姓名命名的商品,并不妨礙我們對偉人的尊敬和緬懷。國內有以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山裝,有以紅軍將領左權的名字命名的左權縣,有以抗日英雄張自忠的名字命名的張自忠路,國外也有拿破侖酒、林肯轎車、丘吉爾香煙等等,人們看慣了、聽慣了,并不覺得這是往歷史偉人臉上“抹黑”,反而讓人們多出許多追思偉人的機會。魯迅先生本是風雅文人,而酒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其本身就是高尚雅致之物,素來受到文人墨客的贊美與歌詠。將美酒與“魯迅”二字相聯系,不僅非常妥貼,而且不失為紀念魯迅先生的一種好方式。
常言說姓名不過一個符號而已,商標、品牌也莫過如此。雖然我國《商標法》對名人姓名的商品化有一定限制,但這種限制應該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之上?!棒斞浮弊鳛橐环N文化遺產,不僅屬于國家,更屬于魯迅先生的后人,申請注冊“魯迅” 商標是魯迅家族成員的權利,這種權利理應得到尊重和滿足。 “尊者諱”是封建等級制度的產物,我們什么時候能夠從容而徹底摒棄它,就標志著我們的思想觀念朝前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