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恒
一個關鍵的錯誤就足以讓一個企業失敗。
盡管光電產業總體上是上升潛力很大的行業,盡管長春市委、 市政府構筑了正確的長春·中國光谷發展遠景,但是作為操作主體的企業華禹光谷從開始就是一個錯誤:首先攜多樣化經營的極大風險,在戰略上迷失方向;在擴張方式上急于求成,操作方式簡單。等等原因,造成“中國第一光谷”殞落。
由于光電子技術能夠滿足信息爆炸式增長的需求,是硬件寬帶化、高速化增長的主要技術之一,所以這個產業應該在今后至少10年有不錯的市場前景。目前國內涉及光通訊的企業,一直保持大概有將近50%的增長。
在這種形式下,長春市委、市政府已經決定將光電技術產業列為長春市重點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中的“龍頭產業”,目的就是要集中全市優勢,傾力構筑長春·中國光谷。
創立僅僅三年半,華禹光谷公司就已經廣泛多樣化,特別是產業園區的業務和光電產業業務領域跨越很大。
根據華禹光谷大力吸引合作伙伴的做法,該公司采取了園區和產業結合發展的戰略,即產業方面的投資也是一種招商手段,吸引其他投資者參與入住園區,從而推動具有暴利的園區業務。這種商業模式原理上很好,但成功是有條件的。首先就是園區建設與招商業務周期很長,資金回收慢,前期在光電產業的投資和成本很難在短期通過園區建設與招商業務補償。其次,園區建設與招商業務也是一個對管理水平要求很高的特殊產業,大部分國內的企業家們還不大了解如何進行這方面業務的操作。
華禹光谷戰略方向模糊:企業要在高發展前景的光電產業發展,但具體主要的產品事業(筆記本電腦、手機)卻定位于成熟競爭階段。
顯然華禹光谷產業選擇不夠慎重。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成長潛力并不如總體光電行業那么大。作為后來者,華禹光谷難以挑戰在這行業拼搏多年的先行者。
一個企業的成功可以總結出很多原因,而只要一個關鍵的錯誤就足以讓一個企業失敗。因此在2004年7月,華禹光谷總裁劉鐵杲沉重地宣布,華禹光谷“下馬”,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