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04年,中國企業并購擴張的一個顯著變化特點,是跨出國門,把并購的硝煙向海外彌漫開來。他們開始在全球的資本市場海洋里,吞噬自己看中的每一個獵物,其張揚的個性和表現出來的資本實力,令世人看待中國企業的目光,也多少增添了一分敬畏的神情!
全球并購研究中心連續5年推出的“10大并購事件”、“10大并購人物”評選活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已經成為境內外業界關注的焦點,本刊受主辦者委托獨家發布“2004年中國10大并購人物”評選結果。
2004年中國10大并購人物
楊元慶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
聯想CEO楊元慶領軍聯想集團已經3年。2004年7月先以IT服務業務主體作價3億元,置換亞信公司15%的股權,為戰略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2月8日,聯想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IBM的PC業務,引發了一場可能導致世界十大電腦巨頭重新洗牌的大地震。
張新生百聯集團董事長
2004年百聯集團跨越出兩大步。第一步: 2004年4月主導第一百貨、華聯商廈的吸收合并;第二步:2004年8月收購第一百貨(600631)、華聯商廈(600632)、華聯超市(600825)、友誼股份(600827)、物貿中心(600822)5家上市公司相關股權,成為這5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周玉成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11月中旬,華源出手13億元收購北京醫藥集團50%的股權;幾乎同時,華源通過其控股的上海醫藥集團正在重組國內四大抗生素企業之一的魯抗集團。這使華源集團在地域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醫藥集團。周玉成繼2002年后第二次成為中國10大并購人物。
黃光裕國美電器董事長
2004年6月,黃光裕成功完成了以小博大的交易:使一個市值只有2億多港幣的上市公司中國鵬潤集團有限公司(0493HK)掏了83億港幣收購了國美電器,不但使其價值增加了近40倍,而且還順利的實現了國美電器的借殼上市。
陳天橋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天橋的盛大網絡2004年5月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融資1.5億美元。11月底,盛大宣布用現金9170萬美元收購韓國ACTOZ公司29%的股份,以間接控股的方式,探囊取物地將《傳奇3》和《A3》的上游資源壟斷,鞏固了中國最大的網絡游戲運營商地位。
周明臣中國糧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7月,正式重組了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使其成為中糧的一個全資二級子公司;10月,出資8億元收購深圳國資上市公司深寶恒(000031)2.78億股國有股份,占深寶恒總股本比例為59.63%。一系列動作體現了其嫻熟的資本運作經驗和能力。
任建新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總經理
在2004年和上汽集團對韓國雙龍汽車的爭購以及和中石化對青島煉油項目的爭奪中兩次出局;同年,使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合并成為“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總資產甚至超過中海油,系中國石化工業的第三巨頭。
孫贊平天津中邁投資集團董事長
2004年2月投資近20億元并購河南黃河鋁電集團,并承擔原黃河鋁電集團的全部債權債務;6月,中邁集團主導了京西旅游的第三次重組,獲得其33.33%的股權,并計劃將旗下鋁電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
汪延新浪CEO兼總裁
2004年2月,以約10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國內移動增值服務提供商網興科技,為新浪帶來200萬的付費用戶;7月,新浪又表示正式完成以3000萬美元對Davidhill Capital Inc.及其UC即時通信技術平臺朗瑪UC的收購。
何享健美的集團董事長
2004年10月,與在香港上市的華凌集團(HK0382)簽訂了有關轉讓華凌集團全部國有股的協議,美的將耗資將達2.5億港元左右。此次收購華凌,直接后果是與老對手科龍在白色家電領域形成全線產品的競爭。
注:全球并購研究中心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中國并購交易網等單位聯合發起,為適應全球企業并購浪潮而成立的非盈利性專業研究機構。中心成立于2001年11月,現擁有中外十余位并購領域專家為學術委員。
2004年度“雙十”榜單
十位具價值經理人
劉德樹
職務: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總裁
年齡:52歲
入選理由:率集團第14年進入全球財富500強。由貿易型企業向技工貿相結合的實業公司方向成功轉型。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11月,獲準斥資5.6億美元在韓國獨資收購仁川煉廠。仁川煉廠目前是韓國第5大石油煉制企業。此舉將使集團擁有一條完整的石油產業鏈,并打破國內成品油被壟斷格局。
背景:國內成品油供應(即油源)完全依賴于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
周明臣
職務:中國糧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年齡:63歲
入選理由:帶領中糧第10年進入全球財富500強。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企業。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10月,中糧完成對原中國八大外貿集團之一的中土畜的重組。雙方合并后資產超過500億,后者將成中糧二級子公司。
背景:打造“中國的GE”。
魏家福
職務: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董事長
年齡:54歲
入選理由:中國規模最大的遠洋運輸企業。完成中國物流行業最大的重組后,再造“資本中遠”。
年度新聞事件:中遠2004年1-7月的年利稅是2003年的兩倍。
2004年9月,與長虹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書,雙方將在國際運輸、物流、服務、信息方面展開更深更廣的合作。10月與東方航空、貨運航空共同投資組建中國內地首家依托航空公司的專業物流公司。11月,與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背景:中國企業進軍世界500強的沖動。
周偉焜
職務:IBM大中華區董事長
年齡:58歲
入選理由:在IT領域的關鍵技術和行業標準方面成為“思想領袖”。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10月,作為跨國公司在華最大的軟件開發中心和IBM全球五大開發實驗室之一的IBM中國軟件開發中心新址落成。
背景:現在IBM不再說電子商務,而是隨需應變的商務,將帶動IT業整個行業模式的轉變。
周玉成
職務: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年齡:59歲
入選理由:改變醫藥行業格局。南征北戰,打造“藥業航母”。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11月,華源集團以50%股權入主北京醫藥集團。繼2002年與上海醫藥集團并購重組后,華源集團南征北戰勝利告終,將國內藥業市場兩巨臂盡攬旗下。
背景:國有企業的國際化改造。
孫振耀
職務:中國惠普有限公司總裁
年齡:42歲
入選理由:順利合并康柏,成為惠普全球增長最快的子公司。
新聞事件:2004年8月,中國惠普正式推出了全方位數碼影像解決方案。這是自全球總裁卡莉3月在上海發布“數碼宣言”以來,惠普進軍中國消費電子市場后的第一個大動作。
背景: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
徐和誼
職務: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
年齡:46歲
入選理由:兩年成為汽車業強有力的挑戰者。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前10個月,北京現代銷量達到11.09萬輛,同比增長162%。10月,北京現代一舉躍居行業第四位。就轎車銷售排名而言,北京現代已經超過上海通用和廣州本田,排在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的后面,進入了中國汽車企業的第一梯隊。
背景:在車市“寒流”中逆流而上。
王民
職務: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年齡:50歲
入選理由:掌控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
年度新聞事件:連續14年雄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老大。2004年6月,江蘇省徐州市市委、市政府已決定對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進行改制,擬出讓徐工機械部分產權。轉讓候選人是清一色的國際大腕。王民的心愿是“用美元打造一個中國的國際品牌”。
背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百億元大集團。
姜林奎
職務:哈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年齡:43歲
入選理由:將品牌優勢成功轉向資本優勢。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哈藥集團三大支柱企業之一的三精制藥在姜林奎的帶領下完成了兩大制作:其一,三精品牌被國家工商總局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其二,成功進入天鵝股份,借殼上市水到渠成。
背景:中國醫藥品牌國際化的一個縮影。
李志強
職務:清華紫光集團總裁
年齡:42歲
入選理由:采取一系列策略將紫光扭虧為盈。新型校企的崛起。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7月, 紫光ERP應用項目二期啟動。10月,與全球領先的條碼生產廠商INTERMEC牽手,實現高端進入條碼行業。
背景:清華紫光在上市后,大幅度進行體制改革。
十位聚人氣企業家
陳峰
職務:海航集團董事長
年齡:51歲
入選理由:用11年時間,把海航資產從1000萬元滾動到210億元。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2月,與陜西省投資管理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獲得西部證券50%股權。海航以1.7億元代價取得西安民生25.65%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3月,正式成為西安民生的控股股東。
背景:中國民航業里的異數。
陳天橋
職務: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年齡:30歲
入選理由:聘請原微軟中國總裁唐駿加盟盛大。美國納斯達克中國概念股市值第一。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2月,唐駿任盛大公司總裁。5月,盛大網絡(股票代碼:SNDA)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正式掛牌交易,是中國第一家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游企業。10月,買下一家文學門戶網站——起點中文網。這是盛大在美國上市后的第四起大型收購行動。
背景:中國IT首富。
南存輝
職務: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
年齡:41歲
入選理由:家族股權稀釋的中國樣本。
年度新聞事件:作為全球五大低壓電器巨頭之一,每年拿出銷售額的5%用于研發。2004年成功進入歐洲市場。4月,提出要在正泰內部設立“敗家子基金”,由此引發業界關于富豪接班人的深思。
背景:家族企業向企業家族的艱難轉變。
王振滔
職務:奧康集團公司總裁
年齡:39歲
入選理由:尋求民營企業經營體制和發展模式的突破。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6月,王振滔倡議成立由9家知名民營企業注資中國最大民營財團——中瑞財團。11月,成為意大利最大制鞋企業全球惟一的合作伙伴。其合作模式牽動開發、生產和銷售,為貼牌加工與合資之外的“中外企業合作第三種模式”。
背景:“財團”的出現是民營運作模式向更多層面進軍的一種嘗試。
馬嘉樑
職務:蘇果超市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執行官
年齡:50歲
入選理由:本土民族商業抵抗外資入侵的“最后一道防線”。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6月,華潤超市以3.1億元資收購蘇果超市24.25%的股權。至此,華潤超市已經擁有蘇果超市73.5%的股權,達到絕對控股。7月,蘇果超市成為“零售業國家隊”20名成員之一。11月,和蘇寧聯手打造“家電賣場+百貨超市”的業態模式。
背景:成功開發出具有蘇果特色的社區店、標準超市、便利店等三種業態。
許連捷
職務:福建恒安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年齡:55歲
入選理由:穩固的行業龍頭地位。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恒安國際”全資收購非上市產業——恒安紙業,朝“藍籌股”目標推進;恒安控股收購“香港威信藥業公司”,為恒安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建立通道。
背景:延伸企業多元經營的觸角。
焦家良
職務:龍潤集團董事局主席
年齡:40歲
入選理由:以資本運作打造中藥產業體系。
年度新聞事件:國內排毒市場的開創者,且在香港主板擁有一家上市公司。2004年收購云南百年老字號楊林肥酒廠。焦家良在不斷鍛造著一個資本系和藥品系。
背景:中醫藥產業的市場化與復興。
閆希軍
職務: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年齡:51歲
入選理由:從負債390萬元的中小企業成長為年銷售額30億元的天津藥界龍頭企業。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4月在荷蘭成功搶注400多個中藥顆粒批號,意味著歐盟25個國家的市場對天士力的中藥配方顆粒開放。
背景:打造北方現代中藥港。
夏朝嘉
職務:四川禾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年齡:55歲
入選理由:把22%股權一次性轉讓給10名高管,順利實現新老交替。
年度新聞事件:2004年11月,置換大股東控股的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擁有的成都中汽成配凸輪軸有限公司90%的股權,進軍汽配制造業。完成了對四川中弘高科技(四川最大民營教育集團)的控股。
背景:變產品價值至上為企業價值至上。
陳丹
職務: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年齡:38歲
入選理由: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結構的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
新聞事件:恒興水產飼料年產銷量連續3年位居全國首位。海水養殖種苗繁育基地被國家科技部列為“863”發展計劃并定格為國家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陳丹在企業中謹守“薪酬標準,行業領先”的激勵制度。
背景:民營企業做大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