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舟 遲艷春
2004年經濟風云變幻,誰能玩轉市場和人才?誰能在薄利時代得心應手,傲視群雄? 12月3日,由英才雜志社、新浪網、北京青年報社、鳳凰衛視和中國管理宣傳主流媒體聯盟,共同舉辦的中國年度管理大會以及2004年“十位聚人氣企業家”、“十位具價值經理人”頒獎盛典在中國大飯店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和部分國家部委領導到會祝賀,并為獲獎者頒獎。本次大會聚集了300余位政府官員、商界領袖、媒體高層及學術界代表。
“人氣”和“價值”的聚光燈又照亮了哪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鼓掌,喝彩,興奮,驚嘆。從2001年第一屆“十位聚人氣企業家”、“十位具價值經理人”評選開始,這種場景已是第四次出現。
與往屆相比,本年度“雙十”評選活動具有三個顯著特點。
具有廣泛影響力。本屆雙十獲獎者來自我國經濟領域包括石化、汽車、IT、運輸、機械制造、零售、醫藥等十幾個行業。為確保跨行業、跨地區推選的準確性與科學性,中國管理宣傳主流媒體聯盟在歷時四個月的籌備與甄選過程中,組織了廣泛的候選人征集和信息收集工作。聯盟通過組織地方企業家高峰論壇、開設專欄以及24小時熱線等方式,保證了各地推薦人、投票者與候選人之間的即時、深入溝通。
具有社會權威性。“雙十”人物在“2004中國管理100人”的基礎上,由評選委員會根據評選標準投票產生。評選委員會由國內經濟界著名學者、政府相關部門專家、國內著名商學院院長、知名財經媒體總編組成。他們或是經濟政策的參與制定者,或對中國經濟和產業現狀有著最深刻的認知,他們對企業家和企業現象有著最前沿的信息跟蹤,從而確保了“雙十”評選的權威性。
采用國際化評價體系。對于人才的考量,特別是對于企業高級管理者的考量,一直是沒有定論的話題。而2004年推出的“雙十”評選旨在通過一套客觀、公正、公開的評價體系來為企業管理精英們作一具有公信力的社會評價。為此,此次主辦方特別邀請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專業咨詢公司美世咨詢公司(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參照國際經理人與企業家的評估標準,結合我國現狀,對評選體系進行了層次性和系統化的梳理與完善。國際化標準評選最終必將鑄就具有國際化精神的企業家和經理人。
獲獎感言
劉長樂(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在商品經濟社會,企業是民族實力的代表,企業家是國家的棟梁之材,在任何時候,創業領袖對公司創業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社會發展的一筆無價財富,作為中國管理界的媒體講,我們期待著中國企業通過我們這個資訊共用的平臺,四海一心,以創新的思維,變化的視野,在全球經濟版圖高效普局。當我們四海一心向世界企業的王國邁進的時候,別忘了我們的管理之道,四海一心。
張延平(北京青年報社社長):今年我們主辦方的陣容比以前都要強大,由《北京青年報》、《英才》雜志、新浪網、鳳凰衛視聯合發起成立的中國管理主流媒體聯盟,很榮幸地請到了《廣州日報》、《天津日報》、《新民晚報》、《揚子晚報》、《成都商報》、《錢江晚報》、《春城晚報》、《福州晚報》和《生活報》作為主席盟員,這些報紙基本是在全國各個地區最活躍的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報紙,從而使本次典禮推出的管理榜樣更具人氣及價值。當今社會,注意力是一種稀缺資源,任何一種單一媒體都無法像過去那樣聚攏注意力,所以合作不僅是媒體的主題,也是各行各業的主旋律。

劉德樹(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總裁):在當今世界,一個企業,今天辦得不錯,明天可能要有人超過你,所以企業要永遠看到自己的不足,本著學習的精神。
周明臣(中國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如果說我們在市場競爭的這樣一個驅使下,不加快我們自己的改革,不加快自己業務的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我想這個企業是很難在世界500強的位置上保持下去。
魏家福(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如何做到“船大好調頭”?我的理論是,首先,必須要制定一個符合國際發展趨勢和中國發展方向的戰略。第二,要把這個戰略方向變成具體的戰略規劃。第三,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短期和中期的發展策略。第四,必須隨時按照市場的規則建立一套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第五,必須要擁有一支滿意的員工隊伍,以人為本,他們給你創造更大的價值。第六,要建立客戶的戰略伙伴合作關系。最后,要有風險防范意識。
周偉焜(IBM大中華區董事長):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常青樹般經理人,首先,要有信心,如果你沒有信心,你沒有辦法把事情辦好。第二,不要相信龜兔賽跑的故事,要做不會停下來的兔子,能夠飛的龜。第三,絕對不要犯錯,犯罪。
孫振耀(惠普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在企業經營中,平衡非常重要。企業經營每天是在一個動態的環境中,不管人還是事,是創新還是守成,是改革還是穩定,是過程還是結果,是短期還是長期,每天都要在一個動態的環境里,用自己的經驗和信念,用公司的戰略來指導我們保持平衡。
徐和誼(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到底目前中國的轎車降價的空間還有多大?我們的廣大汽車消費者,或者是未來的消費者,需要等待多長時間?總體看,中檔以下的轎車(含中級轎車),我個人認為降價的空間基本沒有。
姜林奎(哈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應該追求對企業的長遠影響力。企業不斷發展,企業經理人應該說也是不斷更迭的,在企業發展和企業經理人的更迭過程中,我認為應該遵循傳承與創新。
李志強(清華紫光集團總裁):五百年修得同船渡。我們能不能在一個企業里共事,需要多少年的緣?很多時候和家人是在一種沒有知覺的情況下度過的。而跟我們的員工,每天則生龍活虎的在一起,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我們的員工。
陳天橋(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實際上我沒有承認過首富,首富的感覺不像大家想象的那種孤單的感覺。財富可能更多的是自己干活的附產值,有時候你只會享受工作的樂趣,和企業發展的樂趣。
陳峰(海航集團董事長):人各有命,一個人不可能做所有行業的事,而讓別人都沒有事可做。
南存輝(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職業經理人的權力應該超過企業家的權力。你給他的職責,他必須要有相應的權力去完成。假如沒有權力,只有責任,可能就做不好,所以權責立一定要。
王振滔(奧康集團公司總裁):從家族企業到現在這個規模,經歷了一定的階段。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制度。我們把制度放在第一,老總放在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