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在胃炎和胃潰瘍發病機理研究方面獲得了新發現,有關成果可能有助于開發治療胃炎和胃潰瘍的新藥物。
幽門螺旋桿菌被認為是導致胃炎和胃潰瘍等胃病的“元兇”。早先的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排出的兩種毒素CagA和VacA,在胃炎和胃潰瘍的發病中可能起到作用。但這兩種毒素具體如何導致疾病,科學家們一直并不清楚。北海道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CagA能夠使與細胞增殖有關的蛋白質NFAT活性化,促使細胞異常增殖,導致胃炎。VacA的作用則相反,對NFAT蛋白質有抑制作用,從而導致胃潰瘍。
這項研究結果如果被確認,那么,科學家以后將可以確定治療胃病的目標:尋找對付這兩種毒素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