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最近在全國流通工作會議上指出了新時期我國流通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工作重點。
按照總體要求,力爭到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萬億元,連鎖企業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5%左右,流通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10%,初步實現流通現代化。
新時期我國流通工作的工作重點是:
一、 加快現代商品體系建設
在布局上突出城市社區便利店、農村代銷店,要通過規劃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向國內貿易發展和農村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加強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將發展新型業態與改造傳統商業結合,避免盲目攀比、貪大求洋,加強縣、鄉、鎮、村商業網點建設;下大力氣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
二、 大力推進流通現代化
積極探索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積極培育流通大企業、大集團,鼓勵大型流通企業通過參股、兼并、收購、托管等方式,優勢互補,做強做大;以信息化帶動傳統商業的改造,充分運用現代流通技術和管理,進一步推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發展;加快配套發展包括有形市場電子交易系統、工商企業網絡營銷系統在內的電子商務基礎網絡服務平臺。
三、 努力滿足消費需求,積極引導和擴大消費
既要大力發展超市等現代業態,又要通過改造升級和經營結構來調整傳統百貨業發展水平,還要鼓勵大集團、大企業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改造;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建立和改造25萬家標準化的“農家店”,覆蓋全國50%以上的行政村和70%以上的鄉鎮,鼓勵大集團把連鎖經營等新型流通方式延伸到農村,同時發揮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因地制宜地發展社區商業,重點是發展社區超市、便利店、專業店、專賣店等業態,鼓勵大型流通企業進社區,引進品牌和服務,擴大和延伸服務;要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和新型消費方式 ;加強對市場運行的監測,落實好應急預案。
四、流通領域要繼續對外開放
當前,商業利用外資的重點是引進國外先進的營銷方式、經營理念和流通技術,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市場建設,推動更多的國內生產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進入跨國零售企業的全球銷售網絡,帶動國內產品的出口。大力推進流通企業到境外開店設場,建立自己的營銷網絡和配送中心,千方百計帶動國內商品出口。
編輯/王允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