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包拯傳》有如下記載:“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曰: ‘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f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庇钟校?“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茍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贝送猓?《包拯傳》還記載了有關包拯的生平和事跡。這說明包公在當時即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其事跡已經廣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