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實驗小學五(2)班教室里熱鬧非凡,同學們正積極發言,交流對課題“給予是快樂的”的理解。
黃慧說:“給別人幫助,快樂他人,也快樂自己。課文中的小男孩是快樂的。因為他非常關心弟弟,保羅更是快樂,因為他讓兄弟倆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圣誕節。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夜晚他還明白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道理。”
金志成說:“保羅的哥哥也是快樂的。因為在圣誕前夕他送給了弟弟一輛嶄新的轎車。弟弟開心,他當然也會開心的。總之我發現課文中幾個快樂的人物,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無私奉獻。我想這大概就叫助人為樂吧!”
徐佳悅說:“我完全贊成以上兩個同學的觀點,由他們的發言我想到了一句名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有一次在麥當勞吃飯,得了一只巴比玩具小狗,我特別喜歡。可是回家之后,表妹看到這個玩具比我還喜歡,想要,盡管我有點舍不得,但我還是把這個玩具讓給了她。表妹拿到玩具后,說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姐!說今晚一定和玩具一道睡覺,不要媽媽陪了。聽了表妹的話,看到她滿足的樣子,我非常開心。”
林路說:“給予是快樂的,自私是痛苦的。居里夫人曾經說過:人民的愉快就是我的報酬。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事業,都給了人民,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她是快樂的,人民會永遠懷念她。”
王海洋說:“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春蠶到死絲方盡,留贈他人御風寒。要求人的甚少,給人的甚多,這是松樹的風格。大自然的萬物都知道奉獻,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該懂得奉獻。我認為,快樂總是和奉獻相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