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位于北美的一個多民族移民國家,國上面積99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100萬。2004年11月,我受國家派遣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家,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學習和考察,中小學教育是我們學習和考察的內容之一。
加拿大是全世界教育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從幼兒園到中學都享受免費教育。該國法律規定,16歲以下的孩子都必須在學校讀書,否則其家長將受到嚴厲的處罰。我們具體考察了安大略省滑鐵盧地區的中小學教育,聽教育局的負責人介紹了當地教育的情況,考察了Weatheights公立學校和Sadhills公立學校。我深深地感到,他們除了教育經費充足、教學設備齊全、教學管理科學規范、教師隊伍強大之外,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還特別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行創造性教學,培養創造型人才,為孩子們開啟創造之門,非常值得我國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學習和借鑒。
走進學校,仿佛置身于一個自由并充滿想像的天地里,走廊上、操場上、教室里,甚至老師辦公室的墻壁上都貼著孩子們畫的圖畫,這些圖畫大都是孩子們憑著自己的想像畫出來的:有小孩子坐著飛船邀游太空,有長著翅膀的汽車,有孩子們成群結隊在海底世界漫游……這些圖畫充滿著孩子們的幻想,記載著孩子們神奇的構思,體現了孩子們創造的欲望,把我們這些參觀者也帶入了想像的天地,引進了創新的世界。
學校的教室以及其他學生活動的空間內,到處都是兒童玩具、圖書和雜志,孩子們可以在這里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眾多的智力玩具使孩子們的智力得到開發,創造能力得到培養;各種各樣的圖書和雜志,可以讓孩子們從中學到許多自己需要的知識。
教室的布置也不像我國的教室一樣,桌椅擺得一排排一行行整整齊齊,而是隨著課程的不同和教學任務的需要任意擺放。有的擺得整整齊齊,有的擺成一個圓圈,有的則根本不擺課桌椅,在地面上鋪一條大地毯,孩子們在地毯上邊學邊玩,顯得生動活潑、自由隨意。孩子們在這樣一個環境里學習,思維不受約束,潛能得以發揮。
學校老師的教學更是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創造思維空問,讓他們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一堂講授激光的課上,講臺上放置了一臺激光發射儀,老師開啟儀器,激光儀發射出一束激光,在墻壁上形成一個紅色的光點。然后她叫學生用噴水器朝激光的光路上噴水,一條紅色的激光線就映入學生的眼簾。隨后,老師又叫幾位學生各拿一面鏡子做激光反射的游戲,激光從一面鏡子反射到另一面鏡子上,又從另一面鏡子反射到墻壁上。游戲結束后,老師讓學生總結激光有什么特點,學生輕而易舉地總結出了激光光線的單一性、能發生反射等特點。又如在一堂制作課上,制作間里有鋸子、小鉆床、鋸條等制作工具,還有許多汽車模型和廢木料。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汽車模型,可以對照現有的模型做,也可以自己做出新的模型。學生畫的畫、鋸的鋸、鉆的鉆、粘的粘,一輛輛汽車模型在學生的手中誕生了。特別是一堂作文課,更是令我難忘。學生的課桌上擺著刀子、剪子、彩筆、彩紙、各種水果、旆條、棉線、膠帶等物品,老師叫學生用自己帶來的這些物品制作一個自己最熟悉的人物。學生立即動手做了起來,有的做爺爺奶奶,有的做爸爸媽媽,有的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有的做老師,有的做總理、議員,還有一個孩子做了一條小狗。我問他老師叫你做人物,你為什么做一條小狗呢?他說,他們家的小狗很可愛,它已經是他們家庭的一員了。然后,老師叫學生把各自制作的人物寫出來,要求寫出人物的外形、性格、人物與自己的關系以及和人物有關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由于這個人物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在經過制作時已對其外形及其有關事情進行了思考,所以很快地就把這個人物生動地描述出來了。通過這堂作文課,我覺得學生不僅進行了寫作方面的訓練,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和加深對人物的了解及情感的培養。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迫切需要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時代,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全在于創造。創造力已經成為決定一個國家興衰的重要因素。創造學家奧斯本指出:“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經濟實力與其人民的發明創造能力和把這些發明轉化為有用產品的能力緊密相關。”美國學者伊頓指出:“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的最高經濟利益,將主要取決于我們同胞的創造才智,而不取決于我們的自然資源。”加拿大的教育正是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注重創造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他們的這一教育觀念正是目前我國教育領域的不足,我們理應向他們學習,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