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上的激烈競爭,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使得部分人因過勞癥引起死亡!
過勞癥是指在工作中付出太多,使身體嚴重透支,過度疲勞,導致身心疲憊及免疫力急劇下降,產生一系列癥狀與體征。表現為工作學習效率降低、生活質量下降、身心不適或疾病。如經常感冒、頭暈眼花、失眠焦慮、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乏無力、健忘多疑、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性欲下降、性能力低下、月經不調、性冷淡甚至心慌氣喘、血壓升高等。嚴重者產生心腦血管意外,導致猝死。
過勞癥常發生在以下人群:①事業心特別強、工作十分繁忙的腦力勞動者,如科研人員、新聞工作者、公務員等。②面對激烈競爭與巨大壓力、心理負擔很重的人群,如企事業單位的領導者、經營者、私營業主等。③長期超負荷工作,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的體力勞動者,如出租車司機、技術工人、民工等。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白濤分局彭某,32歲,因過勞癥于2004年12月1日下午3時許,從廣場路55號中國銀行宿舍一幢12層樓縱身跳下,當場身亡。武漢市流芳街九夫村年輕體壯的民工李某,從凌晨5時起挑磚建房,大約在7時許因勞累過度倒地,搶救無效死亡。
198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經過大量調查研究后,把“過勞癥”正式命名為“慢性疲勞綜合征”(CFS),并確定為一個新的病種,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重視。此病的實質是①身體大量的能量被消耗,得不到適時的足量的補充。由于能量不足,細胞活力下降,機體各器官系統功能減退。②體內產生較多的代謝產物及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蓄積在體內使內環境惡化,細胞出現中毒現象,衰退及死亡。③疲勞過度產生的有毒物質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導致以上所述的癥狀與體征。
目前解決過勞癥的方法是①激活疲勞細胞;供給足夠的能量。③消除有毒代謝產物及細胞毒素,減少細胞受損,打斷惡性循環,建立良性循環。③防微杜漸,不適及時就醫,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④增強保健意識,預防重于治療。據國人健康狀況調查研究,綜合各類人群體質狀況,約70%的人經常感到身體不適、精力不足、性生活力不從心,處于亞健康狀況。
過勞癥是懸在亞健康者頭上的一把利劍,正在襲擊生命,切不能掉以輕心。提倡有勞有逸、生活規律、膳食合理、運動適度、心態平衡,是預防過勞癥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