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一天下午,天氣異常悶熱,我去少年宮學習書法。剛剛走到玉帶橋,看到橋邊有一個二十多歲的乞丐在乞討,他雖然衣衫襤褸,但身體還算結實,看不出有什么生理缺陷,也不像是智商低下。我留了個心眼:現在騙子多,別把自己的愛心被別人騙了。所以,任他裝出一幅可憐相,我視而不見。他做得更夸張了,身體往前爬,頭往地上磕,帶著不自然的哭腔說:“小施主,發發慈悲吧,能不能給點!”我無可奈何,從口袋里掏出一元錢給他。他還不滿足,用更加可憐的語氣說:“小兄弟再給點吧!積德啊!”我把僅剩的一元錢握在手里,又看了他一眼,向前走去。
沒走多遠,天突然暗下來,緊接著是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我只好雙手捂著腦袋在路上奔跑。這時耳邊傳來了“叮鈴鈴……”的車鈴聲,抬頭一看,一輛三輪車向我駛來。我好像見到了救星似的,急忙奔了過去。那位三輪車夫說:“小朋友上來吧,要到哪里去?”我忙說:“少年宮,可我只有一元錢。”那位叔叔說:“快上來!少收你五角。”
風雨中,瘦弱的叔叔雙手緊握車把,吃力地蹬著,不時地歇兩腳。到了少年宮,我下車了,可那位叔叔滿臉是水,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我勸叔叔下車歇歇,叔叔熱情地和我攀談起來。原來,這三輪車夫竟是一位大學生,分到一家大廠做了十幾年的技術科長,但是廠子破產了,他的專業難有大的作為……
事情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但是兩人的身影在我腦海里不時浮現。同是一雙手,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差別呢?
評 語:
小作者通過去少年宮途中所經歷的兩件小事,運用對比的手法表現了對某些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思考。注重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言語,較自然地將自己的愛憎融于簡潔凝練的描寫中。幾處環境點染尤為成功,如“緊接著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既巧妙地引出情節的變化,又襯托出下崗的叔叔樂于助人的好品質。全文以事情發展為序,情節生動緊湊,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指導老師:徐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