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和保持人們的全面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年的10月10日為世界精神衛生日,并提出引人注目的主題。
2005年的主題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這是一個內容廣泛的課題,它包括人類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終結全過程的心理與軀體健康。如嬰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育,兒童和青少年的培養和成長,青春期的心理特點,青壯年生理與心理的成熟以及老年期各方面機能的衰退等,與各個階段的人們的心理與軀體健康密切相關,來自各方面的應激與壓力都有可能成為心理或軀體健康的風險因素,嚴重時可以致病,需要專業的指導和幫助。我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對獨生子女的成長研究自然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課題。在初期的研究報道中,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學習和行為方面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分析,經過十多年的追蹤觀察,兩組結果顯示在兒童行為問題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有少許差別,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差別有逐漸減輕的趨勢,至于成人階段還有待繼續觀察。兒童、少年的培育和成長是人生歷程中最重要的階段,是一個人能否健康成長的基石。此期間,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成為研究的重點之一。目前,這一研究仍在進一步深入。兒童時期,個體的可塑性很強,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穩定的情緒、健康的行為和高尚的情操成為其中的重中之重,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和全方位努力。
心身疾病是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如冠心病、原發性高血壓、消化性潰瘍和糖尿病、癌癥等。多年的醫學研究證明,心身疾病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等相互作用導致的。患者發現軀體癥狀的同時,常伴年有情緒異常。因此,治療不能僅僅依靠藥物,同時也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保健。目前在臨床治療上醫生經常采取綜合治療的對策,結果顯示,不僅患者的情緒有明顯改善,而且一些軀體癥狀也會減輕或消失。可見,患者的某些軀體癥狀可能是焦慮抑郁狀態的表現。由此可見,加強對心身醫學的研究、推進醫學模式的轉變是多么的必要。
物質濫用(包括毒品依賴)、成癮行為如酒精依賴、賭博藥物成癮、病理性賭博、過度上網等均與精神、心理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已經造成的危害和即將造成的危害已經被世人所認識,是世界范圍的話題。據報道,2004年我國吸毒人員已達79.1萬人,這些人已構成社會不安定因素,有些吸毒者因吸毒債臺高筑,導致家破人亡的惡果,更有甚者,走上犯罪的道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精神與心身疾病的出現也越來越多,抑郁癥像瘟神一樣奪取了很多人的快樂甚至生命,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人們對它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真正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患者比例還是相當低的。
人生的最后階段是老年,隨著人類壽命的不斷延長,老齡化社會的出現,如何頤養天年成為公共衛生的常規話題。老年癡呆和老年抑郁使許多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量下降,壽命縮短,家庭的和諧和自身的安全也受到影響。如何健康地高質量地長壽,而不僅僅是活著,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問題。這個話題也可以稱為“積極老年”。
以上幾點,提示終生心理和軀體健康的重要性,愿大家宣傳、倡導、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號召,使人人享有心理與軀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