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個多事之秋,隨著生理機能的變化和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加,中年人的情緒問題和身體上的不適越來越普遍。人的生理功能與心理活動是統一的整體,二者互相影響,如不及早調整和治療,不但自己會備感痛苦,也必將對工作和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吳先生今年50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半年來感到情緒低落,遇到高興的事情卻也沒有愉快的感覺,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辦事猶豫不決,難于作出決定;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經常對家人及部下發脾氣,事后又感到后悔和內疚;感覺心慌氣短,食欲下降,失眠,疲乏無力。吳先生先后到多家醫院作過多項檢查,結果是完全正常。由于整天處于內疚和無望的狀態,吳先生認為自己已經沒有能力繼續經營公司,向董事會提出辭職請求。
陳女士是一名公務員,46歲。近3個月來沒有原因地出現失眠、急躁和胃腸不適,她認為自己得了胃癌、腸癌,經過5次胃腸鏡檢查,均未見異常;她經常沉浸在委屈中,控制不住地流淚;工作時注意力不能集中,經常出錯,對什么事情都沒興趣,不愿與人交往,甚至出現了輕生的念頭。
有吳先生、陳女士這樣感受的中年人并不少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抑郁狀態,它是一種疾病,是可以治療的。遺憾的是,很多人因為不了解它而耽誤了治療,影響了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悲劇的發生。
情緒障礙的生物學基礎是人腦內的一些化學物質代謝紊亂,平衡失調,因此可以表現出一系列的心理癥狀和生理癥狀,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抑郁常見的表現如下:
1.情緒低落。高興不起來,郁郁寡歡,感到
生活沒意思,度日如年,有些人可出現焦慮、
易激惹、緊張不安等癥狀。
2.喪失興趣或不能體驗快樂。喪失了既往對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疏遠親友,回避社交。
3.精力喪失。無任何原因卻感到精力不足,疲乏無力,力不從心。
4.自我評價降低。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才智,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
5.注意力集中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聯想困難、行動遲緩,有些抑郁障礙的人還伴有不安、焦慮、緊張和激越。
6.消極悲觀,感到生活是負擔,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嚴重者可產生自殺觀念和行為。
7.軀體癥狀:抑郁病人常有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癥狀。
目前,人們對抑郁障礙的識別率較低,大量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
抑郁障礙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且效果良好。希望有抑郁癥狀的患者盡早找精神科生診治,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