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兒子,剛上初一不到兩個月,我就意外地得知,兒子竟然有了女朋友。告訴我這個消息的不是老師,而是那個女孩的母親。
那是一個周六的下午,兒子去學校出板報了。我在家中接到一個陌生女性的電話:“我也不知怎么說好,我女兒孫雯是你兒子的同學。”一種不安的感覺在我心頭涌起——憑著做母親的直覺,我覺得兒子小剛大概是惹事了。果然,孫雯的母親告訴我,小剛在追求孫雯。一個月前,她就發現女兒有點神神秘秘的,后來她趁女兒不在家,打開了女兒上鎖的抽屜,找到了女兒的日記。在抽屜里的一本雜志中還夾著小剛寫給她的信。日記和信她都看了,流露出的跡象證實兩個孩子都喜歡對方,而且是小剛主動。孫雯的母親還告訴我,她已經和女兒反復溝通,可女兒認為母親不該偷看她的東西,有了逆反心理,不僅不聽她的任何勸阻,還朝她大叫大嚷。周五晚上,孫雯說周六要去學校出板報,可她跟蹤女兒后發現,女兒和一個男孩子去了植物園。從他們倆親密的樣子可以看出,那個男孩子可能就是給女兒寫信的小剛。孫雯的母親認為,這種事情解鈴還需系鈴人,如果小剛主動退出,對兩個孩子都是好事,所以就找我聯系。我也覺得最重要的是讓兩個孩子走出早戀的誤區。我們兩個做母親的商定:盡最大的努力管好自己的孩子,并經常溝通,把握孩子的動向。
話雖如此,可是我該如何對兒子小剛說呢?小剛從小自尊心強,如果直接問他與孫雯同學的事,很可能會激起他的逆反心理,那就和孫雯一樣,父母說什么都聽不進去了。我趕緊與出差在外的丈夫及平日最信任的老同學黃倩分別通了電話,最后決定請老同學幫忙布一個局,讓兒子體面地走出這個美麗的誤區。快到六點的時候,小剛回來了。我假裝什么都不知道,像平常一樣開始做晚飯,做好以后叫小剛吃飯。吃罷晚飯,電話鈴響了。我拿起電話:“誰呀?是黃倩呀。怎么想起給的我打電話了?我哪兒都沒去,在家做家務呢,這不,我和兒子剛吃完飯。什么?植物園,不可能,小剛去學校了。”說著,我瞟了一眼兒子,正看電視的他,聽到我提植物園,臉都紅了。我打著哈哈,繼續跟黃倩侃:“早戀?不可能。我家小剛能那么糊涂?那倒是。你說陳勤要是早點告訴孩子這個道理,也不會這樣了。多可惜呀。行,改天咱們聚聚。”
我放下電話,小剛問:“是誰呀?”我說:“是黃倩阿姨。她說下午在植物園看見你了。”兒子的臉紅了,他吭吭哧哧地說:“出完板報我是和同學去植物園了。”我故意輕松地說:“和同學一起出去玩兒,很正常啊。黃倩阿姨太敏感了。”兒子吃驚地望著我,半晌才突然冒出一句:“那您剛才說陳勤什么的,是怎么回事?”我告訴兒子,陳勤是我們的另一個同學。她的兒子上中學時可棒了,可是初二那年,不知怎么喜歡上一個女生,聽說那女生學習也挺好的。后來,他們的事被老師知道了,老師找來了雙方家長,家長肯定反對呀,可能是家長的方式太粗暴了,不但沒讓孩子明白早戀的害處,反而是家長越反對,孩子越要在一起。為這事,兩個孩子都牽扯了很大的精力。中考后,男孩進了職業高中,女孩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人長大些了,考慮的問題也多了,那女孩很后悔這段感情,和男孩提出做普通朋友。男孩不同意。后來,這個女孩為躲開男孩,轉學到另外一所寄宿制學校,聽說后來考上復旦大學了。而陳勤的兒子職高畢業后就在一家超市做理貨
員。現在陳勤一看見我們這些老同學,就警告我們,一定要多關心孩子,尤其是早戀問題。所以黃倩阿姨一看見你們也來提醒媽媽。
“您的意思是說,早戀都沒好結果?”在我聽來,兒子的話三分疑惑,七分質問。我想了想:“那倒未必。過去還有十六七歲就成家,成家之后再求學的呢。不過,像這種情況要想學有所成,非有大毅力不可。但是人生也是有季節的,在哪個季節就該做哪個季節的事。對于你們這些中學生來說,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但努力學習和健康成長才是這個季節里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有人現在就想播種愛情,甚至收獲愛情,那最后的苦澀只能由他自己來品嘗。”小剛看看我,突然問:“媽媽,您是不是知道了?”我猶豫了一下,點點頭:“媽媽想,也許你不愿意讓我們知道。其實,這種事情爸爸媽媽是可以給你一些幫助的……”兒子打斷我的話:“其實我也說不準自己是怎么回事,我是班級新選出的數學課代表,她是班級的英語課代表,我們倆常在一起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再加上她聰明、漂亮,慢慢地我就喜歡上了她。我覺得和她在一起,干什么都挺興奮,可我們在一起時也提心吊膽的,根本不像書上說得那樣甜蜜。我現在有點想和她做好朋友了,您說可以嗎?”
我心里非常高興,趕緊告訴兒子:“朋友永遠不嫌多。你能這么理智,媽媽就放心了。你最好能和她保持好同學、好朋友的關系,這樣對兩個人都有好處。”兒子鄭重地點頭,說自己會處理好。我說:“我相信我兒子能處理好,如果遇到麻煩,還可以和爸爸媽媽商量。”
幾天后,兒子告訴我,他現在和孫雯成了最好的朋友,而且兩人都覺得還是做好朋友最快樂。一場情感風波就這樣化解了,兒子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我如釋重負,心里也暗暗為自己和老同學的“合作成功”而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