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是一塊七彩的石頭。雖然我待在這個山溝里不會被別人發現,但我仍舊希望,讓這兒的人能感受到我的存在,欣賞我的絢麗多彩。或許他們會把我鋪在地上,許多年后,仍舊沒有被發現,但我仍舊希望我是……
——題記
巖是學考古的,聽好友說山那邊的山溝里有七彩石。雖然他不大相信,但他仍決定去試一試。好友說他有事去不了了。
于是,他一個人踏上了旅程。山路崎嶇難走,但他絲毫沒有動搖。
苦心人天不負,他終于到了。但由于過度疲勞和饑渴,他暈倒了。他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床上,他明白是這兒的人救了他。休養幾天后,他覺得身體好了許多。他告訴人們他來這兒的目的,但大家都說沒見過七彩石,他有些失望了。
村子很窮,房屋破舊,但他們怡然自樂,陶醉在山水之間。他們很善良,對他十分友好。這兒的孩子大多都沒上學,因為沒有人愿意到這兒來教他們。偶爾有一個老師來,沒幾天便離開了。鄉里總是一拖再拖,讓他們等一段時間,說事情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他想,反正七彩石也沒找到,還得在這兒待一段時間,就先教教孩子們吧,畢竟學習知識很重要,孩子們要想到山的那一邊就必須努力學習。鄉親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十分高興。
這兒太窮了,教學條件自然也十分艱苦。教室只是兩間低矮的房子,仿佛一陣風便能吹倒。它實在太破舊了,天晴還能湊合地用著,一到雨天,房泥滲漏,孩子們便沒地方上課了。有時他會帶孩子們去山洞里上課,即使這樣,他們也很開心。有的時候連粉筆都沒有,他只好在地上用樹枝教孩子們寫字,孩子們對知識有一種強烈的渴望。
他說了許多孩子們從來都沒有聽過的事情,他和孩子們的感情很好。空余時間,他和孩子們在教室后面弄一塊地,種一些蔬菜、瓜果,算是自享。放假時,孩子們就陪他一塊兒去山溝里找七彩石,但每次都是空手而歸,他慢慢地也就不再抱太大的希望了。他們也會去河里游泳,一起玩耍。晚上,他們去河里抓魚,如果有所收獲的話,他們便能喝上一頓鮮美的魚湯。
這里的條件的確太艱苦了,有時連飯都不能吃飽。一次上課時,由于營養不良,他昏倒了,孩子們都十分著急,有的孩子竟哭了起來。幾個小時后,他醒了過來,覺得全身無力,有位鄉親看到他這個樣子,便把家里的母雞殺了,那是他家里唯一的經濟來源。他覺得很內疚。孩子們晚上去河里為他抓鱉,有一個孩子為此被蛇咬傷了。他責怪孩子們不該這樣,說著說著,便流下了眼淚。
轉眼之間,他在這兒住了兩個月了。一天,好友找到了他,說:“走吧,跟我一塊兒回去,不要再待在這兒,你看你現在這個樣子,你還有遠大的理想要去實現。”他平靜地說:“不,在這兒也能實現我的價值。我必須待在這兒,這兒的孩子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
那晚,他睡得很香很香,他夢見自己找到了七彩石,自己也變成了一塊七彩石……
(本文為本刊“話題作文擂臺賽”四月話題獲獎作品)
【作者系湖北省蘄春縣城關高中學生,指導教師:汪小敏】
點評
這篇文章正好符合今年高考全國卷話題“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要求。巖去找七彩石,卻志愿留在大山深處作一個知識傳播者,是意料之外。但巖是一個看準了方向就“絲毫沒有動搖”的人,加上山里人的熱情淳樸,他留在那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找七彩石,是一種理想;找到了七彩石——留在大山里任教,也就是實現了理想;自己變成了七彩石,也就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找七彩石,是文章的線索。線索明而結構清。
不足之處是題記有些過長。題記要用得得當:一要簡潔,最多十幾個字就夠了;二要有意蘊,語句要高度濃縮,且要給人深刻的警示或者悠長的回味。
【特邀點評:宋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