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抓好春膘,嚴防春寒。耕牛過冬常因飼料不足,膘情下跌,體質虛弱,而需加草補料,很促春膘。“春牛早出門”,逐步增加放牧時間,便于耕牛吃到適量青草,同時補加適量的精料,例如,每日每頭補喂玉米(或稻谷)粉1~2公斤,菜(棉)籽餅200~300克,這樣有利于增膘復壯。但不能讓牛采食過多,以免其腸胃不適應,引起拉稀或發生臌脹病。此外,早春寒潮甚多,體弱役畜易受寒感冒。為此,應盡量避免役畜淋雨,必要時可用石菖蒲和生姜切細,再加適量酒浸泡數天,每日使役或放牧后喂150~300毫升,以使役畜免受風寒外感。
其次,應添草加料,注意營養。使役時,耕牛物質代謝增強,能量消耗增加,極需營養物質和能量的補充,因此,必須充分保證碳水化合物的供應和補充適量的蛋白質飼料。如每日每頭牛喂棉籽餅或糟谷2.5~3公斤,麥麩或糠餅1~2公斤,青貯玉米或氨化稻谷10~20公斤,并注意供足飲水。同時,每日要在飼料中添加5~60克食鹽。
最后,應注意勞役定額,合理使役。按役畜的體格、體重、膘度、年齡、性別和土地的土質、地形以及農活的種類來規定每類役畜的工作量,做到定人、定畜、定時定田和養用結合的使役辦法。下田使役時,開始要慢,中間要走得勻,不走急彎,不可使役過度。懷孕母牛,產前2個月減輕使役,產后1個月才能開始使役,以利產后體質的恢復。每次使役完畢,應清洗役畜身上的泥漿,用稻草擦擦四肢,剔除蹄叉和中蹄上的泥土、雜物,以促進牛體的血液循環,易于恢復疲勞,保持四肢健康。(湖南長沙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邢廷銑 郵編:4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