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縉云縣舒洪農技站的蔡俊沖,勤分析,善學習,樂實踐,2002年在雙溪口南源村租用農田,投資創辦了全縣第一家珍稀食用菌拓展基地種植袖珍菇,連年來經濟效益高,規模也日益擴大。
蔡俊沖針對縉云當地廣大農村食用菌生產存在的品種單一、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經濟效益欠佳的現狀,把目光瞄向了近年來在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地區俏銷的袖珍菇上。袖珍菇的上市期為每年的6~10月份,這時正好是香菇、金針菇及其他菇類市場的斷檔期,而此時消費者對菇類的需求量卻很大。所以袖珍菇一上市,就因其味道鮮美、營養好,加上既可炒吃又可燒湯,很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于是,蔡俊沖從外地引進了袖珍菇菌種,租用1公頃農田,投資30多萬元,于2002年冬創辦了全縣首家珍稀食用菌基地。他搭建了高架大棚,通過調控溫差調節每天的出菇量,使得每日上市量穩定在500公斤左右,每公斤菇價保持在2元左右。2003年他種植菇棒18萬棒, 2004年他又擴大規模,種植25萬棒。一個菇棒產的菇可收入3元多,經濟效益很好。(浙江省縉云縣新建鎮教委馬啟宗郵編:3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