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往事頻回首
《往事并不如煙》是對“反右”至“文革”時期,一群高級知識分子章伯鈞、羅隆基、儲安平、史良及其相關人物的生存的真實回憶。今天我們看來,這些人已是經過封裝的政治畫像。許是一種對回避真實、拒絕真實的抗爭,許是行使如作者所言的“能夠悲傷也是一種權利”,于是,就有了這本書。以晚輩的眼光,來寫父母、父母的友人,雖然多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也有不那么有名以至于全不為人知的人物,在作者的眼里都是飯桌前、書房里、庭院中、小巷邊的叔叔、阿姨之類,全然不是民盟中央主席之流的標準照。著名學者嚴家炎評論說,發噱時令人噴飯,艱厄時令人鼻酸,深刻處讓人心靈震撼,相濡以沫時又令人眼眶濕潤。如此厚重的文字,實不多見。有評論稱,以親歷的筆觸,講述昨天;用血淚之跡,雕刻遠逝的靈魂,既得史家之魂,又多詩人情致;既有《史記》遺風,又帶魯迅的悲愴,讀后令人蕩氣回腸;歷史的悲劇與人性的美質間的沖突,把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歷史風云都烘托出來了。書中人物不乏女性,作者身為女性寫女性,尤有出凡之色,心態與儀表,行為與神色,多出神入化之處。此類筆法,惟有境界至此方能為之。
一天,聽到幾個IT業的朋友興致勃勃地在談論這本文學書籍,好幾個IT方面的論壇里也在紛紛議論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IT人不是只喜歡看算法和編程。都說IT人是吃青春飯的,這是一種悲哀,但是我覺得更大的悲哀就是變成速食動物,食品、工作、愛情都成了快餐式的。還是讓我們頻頻回顧吧,哪怕是別人的,這樣能夠豐富我們的人生。■
“歪批”有理
看慣了密不透氣的邏輯推理,看煩了單調無味的數據與字母的羅列,《歪批IT漫畫管理故事》猶如一枚清涼的薄荷糖滑入喉中——清涼、潤滑卻又帶著絲絲的辣味。正所謂商場猶如戰場,信息化時代猶如一支強力興奮劑,各家企業紛紛制定自己的信息化戰略,投身到信息大戰中。結果有的人洋洋得意、有的人機關算盡、當然還有的人屢戰屢敗。書中通過二十多套漫畫小故事講述兩個信息化的冤家——精明狡猾的軟件公司銷售總監“洋涇浜”與聰明機智的企業CIO“牛IT”兩位精英之間的一系列精彩博弈,為廣大IT人士揭示如何躲避信息化奸商的各種陷阱與圈套。■
泡沫的摧毀力
小時候,喜歡吹肥皂泡,看著在陽光下閃著美麗色彩的泡泡,興奮地追逐著,但是泡泡在落地的那一剎那就會爆炸消失,一切化為烏有。2000年4月10日,隨著納斯達克股票指數狂跌,互聯網新經濟的弄潮兒們猶如小時候的我,無助地看著這個美麗泡沫的破滅。無論你對互聯網是愛還是恨,都不能改變互聯網殘酷的真面目:互聯網本質上是一種創新的摧毀力!它重新界定了商業價值的流向,傳統的商業價值鏈被重新解構,甚至被顛覆。《創新式摧毀力》中作者更多的以一種直覺的感悟提醒人們警覺起來,直面互聯網消除夢幻,為可能再次到來的摧毀式泡沫做好迎接的準備。■
解密網絡財富
1995年商業Internet正式起步以來,互聯網所掀起的資本狂飆、財富沖動、創業熱潮、觀念摩擦、體制碰撞、新媒體神話等社會沖擊波不斷地沖擊著中國這個開放的文明古國。互聯網猶如一個神奇的造神機器,一個個“財神”被制造出來,他們創造了有史以來用最短的時間積聚最大量財富的記錄。張朝陽、丁磊、陳天橋等年輕一代的“知本家”正在創造著財富的奇跡:陳天橋用五年時間使50萬裂變成為88億;馬化騰憑借一個叫做“QQ”的小軟件,用6年時間賺得了1.9億美元……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他們又怎樣看待自己的成功?這本書將為你做一個全面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