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份正當穩定的職業、一份不錯的收入和一個愛我的家庭,我就是個成功人士!
剛畢業的那幾年,我活得很苦惱,我們剛花費完所有的積蓄加上借錢買了套二居室的新房,我經過五年拼搏,好不容易剛升了職,月薪上漲了一千多,這本來是件高興的事,可不久我們就得知大學時名不見經傳的校友林力居然一舉被外企某公司聘為華中區經理,年薪三十萬;丈夫那邊也傳來某同學成了老總,分了一套復式樓的消息。
看著周圍的同學、朋友都漸漸地開了公司賺大錢,買了車,買了房,或窩在家里做SOHO、專職太太,我們還得每天按部就班,頂著雨淋日曬去打考勤,領取微薄的薪水,讓我們感到自己活得特別卑微、失敗。
這種情結盤踞于心中,久久不得散去。直到有一天,我被派到澳大利亞去研修兩個月,在那里我的觀念經歷了徹底更新。
澳大利亞是一個充滿陽光和無垠金色海岸的地方,那里的人們活得十分自由、灑脫,在我所研修的工廠里,做衛生的人和工程師在下班的時候,會脫下自己的工作服,然后相約著去打網球,誰也不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或低人一頭。
在那里,職位是八小時之內的事情,下班之后,每個人都還原成一個自然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是需要相互尊重的。
最令我感動的是在酒吧里,那些脫下了工裝褲的工人們在一起大談足球、啤酒和他們家人星期天在海灘沖浪的快樂,他們在一起時,唯獨沒有人討論誰怎么賺了錢,誰發了大財。
我很想知道當地人到底有多少錢,就忍不住問身邊的伙伴比利:“每天有這么多人來喝酒,這個酒吧的老板肯定很有錢吧?”
誰知比利很輕描淡寫地將雙手一攤,用很幽默的口氣反問我說:“這關我什么事?”
我一下子豁然開朗,是呀,成功是別人的,關我什么事,為什么要抱著這個磚頭,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沉重不堪呢?成功與否畢竟只是一個人事業的指標,而生活卻是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
回國后,我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天注意調節一家人的營養;周末和家人一起放風箏、爬山、遠足,而且我還加入了保齡球俱樂郜。突然發現自己其實活得很成功,我有一份正當穩定的職業、一份不錯的收入和一個愛我的家庭,我就是個成功人士!是呀,為什么要去追求別人眼里的成功呢?
年末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一晃相隔近十年了,大多的男生都還默默無聞,那些曾經很優秀的男生,這些年靠自己的奮斗、努力,大多數人仍無人問津,顯得黯然無光。而昔日的美女們也風華不再,沒有了當初的驕傲,反而因臉上有了些歲月的痕跡而猥瑣不安。
我此刻才真正見識到這些“成功人士”的作派:把分散于各地的同學都請到全市最高級的賓館,吃大餐,還連帶晚上OK和報銷來回機票。
于是,這幾個花錢一擲千金的成功人士則成了眾星捧月,因為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對他們趨之若驁,艷羨不已。
正在失落之時,突然收到丈夫發來的一個短信:“親愛的,生日快樂!不要關機,等會我來接你回家!”
飯到了高潮時,幾個被圍在正中的老板們酒酣臉熱,闊談自己當年的斗智斗勇。這時,昔日校花陳英感嘆說:咱們班混出來的,算得上成功人士的,也就你們幾個吧。
大家都一致認同,唏噓之中,我突然說:“還有一個呢!”
“誰?”拭目以待的表情。“我呀!”我亦真亦假地笑道:“我收入雖然不高,但和丈夫加起來一年也有十萬的收入;我現在也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還有啊,我有美滿的家庭和一個愛我的丈夫,不信你們看,這是他發來的短信。”
我說完后,大家都鼓起掌來,我分明看見幾個先前有點頹然的男人用一種新鮮、興奮的眼光看著我,然后是贊同的眼光與掌聲。也許,他們都開始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和父母,在這個崇尚虛榮和成功的社會里,這些平常的幸福的東西往往是最珍貴的,也是最易被人忽視的。
最后,我加了一句:“剛才說的,可不是我發明的啊,這是林肯在競爭總統時的演講:‘我的妻子女兒、滿壁的書柜和幸福的家庭就是我最大的財富!’”
自從在同學會上發表了我的宣言后,我的內心更加堅定、自信了,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很開心、充實。后來,我升了職,但我從不穿名牌,拒絕任何象征地位、身份的標志。這樣,我活得格外輕松。
相反,只有對周圍的每一個人投以最友好的微笑時,對一朵野花也令我發出由衷的贊美時,我才覺得自己是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