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寫出的文章枯燥乏味,不能做到生動感人,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那么,怎樣寫文章才能生動感人呢?
一、于生活中選材,抒發真情實感
平時,同學們習作大多平平淡淡,干巴巴的,缺乏感人的力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同學們不是從對生活的直接感受下筆,不是對自己的真情實感進行抒發,而是或無病呻吟,或胡編亂造。自己尚不為之所動,又怎能感動別人呢?請同學們想一想,難道在你們周圍就沒有那些“閃光”的東西嗎?在家庭、學校、社會以及與同學、親友交往過程中,你沒有經歷過、看見過、聽說過值得贊揚、歌頌的發人深省的事嗎?要想使你的文章生動感人,那你就必須融入生活之中,寫自己的真實感受,抒自己的真摯感情。
二、避免平鋪直敘,突出特點
模式化、概念化、類型化成了同學們習作的通病。癥結何在?同學們的習作不是選材不恰當,不是事例不突出,而是只盯住人、事、景、物的表面現象,未能深入其中窺(kuī)探其實質。一句話,是大家缺少對美的發現。
比如,要想寫好人,就要先了解人,抓住其特點,不必杜撰(zhuàn)離奇的故事;只要選材精當,小事更能表現人物的思想風貌。我們要想把人物寫活,把人物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展現出來,這就要求在寫作時,必須“入乎其內”“移情于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像演員那樣“進入角色”,使自己沉浸到人物的悲歡離合中,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悲其所悲,樂其所樂;然后再把這種感情“揉進”對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顰(pín)一笑,甚至于一回眸、一咧嘴的敘寫中。這樣才能深透地開掘人物心靈中的珍奇瑰寶,塑造的人物形象才能活起來,也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由“進入角色”到“進入角色寫作”的過程。
三、精心組織材料,合理安排結構
選材問題解決之后,組織材料、安排結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文章能否線索分明、層次清晰,能否詳略得當、主題突出,能否言之有序、渾然一體,能否語言鮮活、生動感人。平時同學們不大注意這些問題,或者隨手去寫,信馬由韁,以致造成語無倫次、雜亂無章;或者對所寫內容平鋪直敘,記“流水賬”等。針對以上情況,我們首先要做到依具體情況確定記敘的順序:或以時間的順序敘述,或以地點轉換的順序敘述,或以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敘述。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者以時間的轉換作為記敘的順序,就把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展現在讀者面前,文章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再者,還應根據主題需要確定詳寫和略寫。哪些內容最能突出主題,哪些內容就詳寫,其余則略寫。如《翠鳥》一文,翠鳥的外形特點和捉魚時的專心機警最能表達翠鳥的可愛。因此,對這兩件事應濃墨重彩,極力渲染,對外形、動作、神態、以至環境,都根據主題需要進行了精雕細琢,從而把翠鳥的可愛表達得淋漓盡致;至于其他,或則三言兩語,或則一筆帶過,這樣就使得文章詳略有致,跌宕(diē dàng)起伏,主題突出。在文章的結構、章法方面,同學們還要有意識地用好倒敘、插敘、補敘等手法,要有時間或空間上的跨度,不要簡單敘述。在如何處理記敘中的抒情、議論,讓語言有自己的風格等方面,也要做到心中有數,筆下落實,在“推敲”上多下工夫。
照此寫來,文章就能做到真正向生活靠攏,較真實地展現我們的喜怒哀樂,揭開一頁又一頁豐富多彩、生動感人的生活華章,如實地再現同學們純潔無瑕、天真爛漫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