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河南嵩山的少林寺是蜚聲中外的中國武術勝地。對于這個歷史悠久的佛寺和寺內武藝超群的僧人,不僅中國人懷有深深的仰慕之情,就是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也充滿了由衷的敬意。在歐洲,喜歡少林寺武功的人非常多,而在這個洲的地理中心區——德國首都柏林,常駐著少林寺的真正代表:一群來自中國的少林和尚。
把少林寺引進德國的是戴勒先生,他現任德國少林寺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戴勒曾經得到少林寺熱心方丈的幫助,得以成為嵩山少林寺的一名俗家洋弟子。像許多喜歡中華武術的西方人一樣,戴勒對少林功夫如醉如癡,他更看中了少林寺這塊金字招牌的巨大商業價值。幾年前少林寺有意在歐洲尋找合作伙伴,推廣少林文化,戴勒得到機會,便全力推進合作。
2001年7月27日,德國少林寺正式成立,成為歐洲大陸上第一個少林寺分寺。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師傅親自到柏林出席了成立典禮,并先后派遣多名弟子常駐德國,講授佛學和傳授少林功夫。少林寺的來臨轟動了整個德國,一股少林旋風隨之刮起。短短的幾年時間,德國少林寺已經擁有500多名學員。這些學員來自德國社會各界,其中有公務員、公司職員、普通工人,也有吸毒者、癌癥患者和失業人員,甚至還有青少年。他們來德國少林寺學習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想從東方文化中尋找新的精神食糧,有的要借習武擺脫塵世的煩惱,還有的是只希望通過學習強身健體。
釋永傳大師是德國少林寺里唯一的文僧,也是嵩山少林寺派駐德國的主持。永傳大師出生在一個世代信佛的普通人家,自幼住在嵩山山腳下,在少林文化的耳濡目染中長大,17歲就在少林寺剃度出家,成為少林曹洞正宗第33代弟子。后來又進入中國佛學院深造,在少林寺年輕一代僧人中脫穎而出。在德國少林寺,釋永傳大師不僅要主持寺務,還負責傳授佛教禪宗,教授太極和少林氣功。
除釋永傳之外,德國少林寺還常駐著5位功夫師傅,也就是武僧,他們都是由嵩山少林寺的方丈親自挑選的。對于這些遠道而來的少林寺和尚而言,異國他鄉的生活充滿了新奇和挑戰。顯而易見,最直接的挑戰是語言和飲食習慣。
釋永傳說:“我們現在有6位師傅在這邊,每天講話還是用中文。雖然我們在學習德語,但是只能說跟學生說話時可以用德語,在外邊和一些朋友交流用德語,我們自己每天大多數時候還是講中文。”為了盡快過語言關,他們請了德語老師,每個星期上兩次課,一次兩個小時,目前已經學會了使用德語進行簡單的溝通,但看小說、看電影、看歌劇什么的就有不小的困難。
少林和尚們在柏林的日子很節儉。每個月除了吃飯之外最大的開銷就是學德語。雖然公司出錢給他們聘請了家庭德語教師,但為了盡早通過德語這一關,有的師傅還自費到德語語言學校進修,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釋永傳大師對克服語言困難很有信心:“我們都是年輕人,吃點苦沒有問題。德語應該沒問題,把它拿下。我一定要把它拿下來。不僅拿下,而且我要用德語去給他們的學生講課。可能的話,在不久的將來,兩年或三年以后,我可能要去他們德國的大學里面給他們講宗教。”
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身。也許,這便是在更高層次上對禪的感悟。
(丁婷薦自《文摘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