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聊齋志異》寫出來以后,他名氣越來越大,書中的故事越傳越遠。窮苦平民喜歡他,劣紳土豪怕他怵他,就連官府的頭面人物也不得不假惺惺地敬他三分。
有一次,縣官聽說府臺大人要來巡察,便差人給蒲松齡送去一封請柬,請他到縣衙赴宴。縣官請蒲松齡,一來想在府臺大人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管轄的地盤出了能人,臉上光彩;二來打算讓蒲松齡替他在府臺大人面前美言幾句,說不定以后還能官運亨通呢。
蒲松齡接到請柬,心想:我和這些贓官素無往來,他請我赴宴,準不會安什么好心。我蒲松齡一生為人光明磊落,若跟他們同席而坐,豈不沾污了清白,豈不讓鄉(xiāng)民恥笑于我?轉(zhuǎn)念一想,我若不去,那些權(quán)貴一定說我怕他們。干脆,走一遭,看他們究竟撅什么尾巴拉什么屎。
蒲松齡來到縣衙,一進客廳,見府臺大人早來了。府臺大人見蒲松齡相貌平常,衣衫陳舊,打心里有幾分看不起。他母狗眼一瞇縫,便想出了個壞點子。哼,你一個不得志的窮鄉(xiāng)民,有啥了不起,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本事,于是便產(chǎn)生了耍笑蒲松齡的念頭。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府臺大人兩眼一眨,對著蒲松齡說:“久仰先生滿腹文才,今日相見,三生有幸,那么就請先生當堂吟詩一首,助助酒興吧。”
蒲松齡早看出了府臺大人要出他的丑了,淡淡一笑說:“我蒲松齡才疏學(xué)淺,只是采集了一些民間奇聞軼事,寫了些故事罷了,要說吟詩就外行了。既然府臺大人這樣看得起我,我就給大家講個稀奇事吧。”
眾人一聽蒲松齡要講稀罕事了,都感到新鮮,府臺大人和縣官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蒲松齡掃視了一下在座的鄉(xiāng)紳官吏,便講起來:
“今天早上,我正在房內(nèi)品茶讀詩,忽聽門外一陣吵嚷。我急忙推開門,到外面一看,什么也沒有。只見不遠處有幾只雞。仔細一聽,噢,原來是兩只爭食的公雞吵架。一只紅公雞說:‘你們找到好吃的東西都歸我。我頭上的冠最大!’黑公雞聽了,把脖子一挺,爭辯說:‘不能全歸你,也有我的份兒。你有冠我還有翎呢!我的翎比你的長……’
兩只公雞正爭吵不休,在一旁的母雞聽得不耐煩了。它向前努努嘴說:‘怎么,你們一個冠大,一個翎長,就胡作非為嗎?不行!歸根結(jié)底,你們還不是從蛋里面鉆出來的嗎?蛋是生的,你們吃的糧食又是農(nóng)夫種的,沒有我,沒有農(nóng)夫,你們喝西北風(fēng)!’兩只公雞紅了臉,低下頭,再不作聲了。”
眾人聽罷,捧腹大笑,樂得前仰后合。
突然府臺大人把臉一沉說:“別傻笑了,我們被蒲松齡戲罵了。他說公雞的‘冠’和‘翎’,不是指咱們當官的嗎?”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可再找蒲松齡,不知啥時候,他早已不辭而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