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針線活,總覺得是女孩子或是媽媽級的人才會做的;若要提起哪個男士在做相關(guān)的活兒,多少有些不太像話吧,有歇后語為證:張飛穿針眼——大眼瞪小眼。可這一回,生活老師卻要我們男生與繡花針來個“親密接觸”,盡管我們男生嘴上不說,可心里都有意見——這不是把我們看走樣兒了嗎?
那日上課,裘老師先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塊藍布,讓我們在布上任意地畫一幅簡筆畫。我隨手畫了一只卡通狗。老師接著又發(fā)下了針線和幾顆紐扣,讓我們依照畫的物體選擇合適的位置釘上扣子。同學們頓時都忙活起來。
我先回憶了平時媽媽穿針引線的樣子,然后一手拿起繡花針,一手拿起錢,對準針眼,穿——斜了,再穿——又斜了,又一次穿——過去了,可沒想到一激動,又把線頭給拉了出來,真氣人。再來!我用剪刀把線頭剪去一點,好讓它硬直些,對準,穿——過去了!我按捺住心頭的喜悅,小心翼翼地從另一頭把線拉了過來,并在線尾打了個結(jié)。成了!我四下里看看,顯然女生要比男生略勝一籌,針在她們手下顯得十分靈活自如。別的男生呢,情況比我好不了多少,特別是幾個近視眼,或是瞇縫著眼,或是把眼睛睜得老大,還有幾個正在向旁邊的女生求援呢。我暗自慶幸,開始釘起扣子來。
我把扣子放在卡通狗的眼睛處,左手連布一塊兒捏住,右手拿起針從背面穿過來。穿了好幾下,針頭才算露了臉,然后就把針從正面穿過去。穿時,我對準對角線上的洞眼,過去了!固定了扣子的位置,我又連續(xù)重復了剛才的步驟,總算把第一顆扣子釘好了。打了結(jié),仔細一看,還可以,只不過有幾針拉得緊,有幾針拉得松,不夠平整。不管它了,趕緊釘?shù)诙w吧。就這樣,我小心翼翼地釘了一顆又一顆。
“還有十分鐘!”冷不防地手一哆嗦,我竟然將針戳到了手指上。“哎喲,我的手給戳了!”“我的扣子掉了!”教室里一時響起了好幾聲尖叫,隨后就是挪桌子、滿地上找扣子的聲音,還有一些女生在輕輕地嬉笑。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啊,我摸摸被扎疼的手,接著釘。
時間到了。女生們個個拿著她們的作品在炫耀。“瞧我的!”“我釘了8個!”“我把老師準備第二批釘?shù)囊步o提前完成了!”……而平日里雄赳赳、氣昂昂、人多勢眾的二十個大男生,此時此刻一個個卻耷拉著腦袋。“那針也太細了吧,我記得媽媽縫衣服用的針可沒這么細!”“我的線不知怎么搞的,特別軟,穿起來真麻煩!”看看,他們還為自己找借口呢。“今天可真是的,我的手指都戳了好幾個洞洞!”“我還流血了!”“我脖子都麻木了!”“嗨,真想不到我堂堂男子漢,竟敗在了區(qū)區(qū)繡花針的手下!”“唉,真是吃盡了苦頭!下回該發(fā)明個釘扣機,多省事兒!”“好!好!”真說到我們心坎上去了。
(指導老師:姚玉芳)
指點迷津
記事類文章一般都具有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這“六要素”。這是因為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寫文章時就要根據(jù)事情的特點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抓住重點來寫。我們在寫記事類文章時,一定要根據(jù)主題和刻畫人物的需要,選擇好場面描寫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