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獨生子,平時爺爺寵、奶奶疼的,別說家務活兒不曾幫媽媽做過,就是自己的事,也常常讓媽媽操心。對此,爸爸沒少教育我——
“都長這么大了,連雙襪子也不自己洗。”
“你看人家晨晨,不僅能幫他媽媽擦地板,還學會了做飯呢!”
“明明呀,你不能事事都依靠別人,應該學會自己處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了!”
……
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不以為然地說:“我是個做大事的人,做這些小事只會浪費時間。”
可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我徹底改變了這種看法。
我從小就對繪畫感興趣,立志長大后要成為一名畫家。前幾天,爸爸把我送到他的一位搞美術的朋友那兒,讓我拜師學藝。老師為了了解我的繪畫水平,先讓我畫一張素描。我打開畫夾,拿起筆準備畫時,才發現這些筆是我新買來的,還沒削呢,這可怎么辦啊?平時,畫筆可都是媽媽幫我削的呀!
老師見我老半天還不動筆,就關心地問:“明明,怎么啦?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呀?”
我愁眉苦臉地說:“老師,我的筆沒有削,畫不了。”
“這兒不是有一把小刀嗎?”老師不解地望著我。
“可平時都是媽媽幫我削的呀!我要當一名出色的畫家,而不是一個削鉛筆的雇工。”我不屑地說。
許久,都沒有聽見老師有何動靜,我偷偷地抬起頭,發現老師正鐵青著臉,默默地坐著。看著看著,我逐漸心虛起來。過了一會兒,老師嘆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說:“明明,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古時候有個人,他逢人便說自己將來是個干大事的人。一天,一位大官剛好要在這里選位賢士,聽說這里有這么一個人,就微服到他家里去拜訪他。可是,這位大官一進門就發現他家里有很多垃圾,到處都是臟兮兮的。這位大官問他:‘你為什么不掃地啊?’他不屑地說:‘我將來是要干大事的,掃地這點小事算得了什么啊!’這位大官失望地搖著頭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多么精警的話語呀!老師的一席話猶如當頭一棒,讓我原本驕傲、不屑的神氣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我慚愧極了,紅著臉對老師說:“老師,我錯了,以后,我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會事事依靠父母了。”
是呀,我們應該凡事都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打牢基礎,循序漸進。一個人如果連自己身邊的垃圾都不能處理,連自己的文具都不能處理,又怎么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呢?
我們是跨世紀的接班人,祖國不需要夸夸其談的人,而是需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人。
(指導老師:葉聰敏 肖世苗)
推薦理由:
生活是個大舞臺,無論你扮演的是何種角色,無不在經受生活的考驗。因而,聰明的你要學會面對一切,更要著眼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于細微的小事中見精神,發掘能量,磨練自己,捕捉成功的瞬息。這樣,在面對生活的紛繁復雜時,你才會變得更加從容,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