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極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青青翠竹,全身是寶: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紙的材料;竹皮可編織竹器;竹瀝和竹茹可供藥用;竹筍味道鮮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綠色的寶礦”。然而,我更欣賞竹子那種頑強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譽為“歲寒三友”,歷年來為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時,新竹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風一過,它就像一把利劍,穿過頑石,刺破土,脫去層層筍衣,披上一身綠裝,直插云天。暑往冬來,迎風斗寒,經霜雪而不凋,歷四季而常茂,充分顯示了竹子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一種人們看不見而確實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體現的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嗎?我們每個人需要的不也是這種精神嗎?
讀后甜點
1、“息”在字典中的解釋有:①呼吸時進出的氣;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息息相關”中的“息”應屬( )解釋。
2、竹子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所以作者把翠竹比作______。
3、文中的“歲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重點寫了竹子的( )
A.生活用途 B.頑強的生命力
C.用途和頑強的生命力
5、用波浪線畫出表現竹子強大的生命力的句子。
6、竹子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
閱讀小貼士
狀物,就是將事物的形狀、顏色、性能等特點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狀物文”指側重于狀物的文章,一般分為“狀靜物文”“狀動物文”“狀植物文”。閱讀此類文章,我們應當注意:(1)弄清描寫順序,把握整體印象。(2)抓住事物特點,理解寫作目的。狀物的文章總是通過對個體形象的描述來突出物體的特點,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達到寫作的目的的。即我們常說的托物寄情、托物喻理和托物言志。我們閱讀時,就要透過表面現象去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體味作者喻什么理、寄什么情。(3)分析文章結構,理清文章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