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什與現實主義者
Gary Rosen(《評論》執行編輯)
《評論》
2005年9月刊
美國猶太委員會出版
在美國政治領域,現實主義一度是兩黨對外政策權勢集團的顯著特征,支撐著“遏制”這一冷戰信條。但自越戰以來,現實主義思想在民主黨身上基本消失,只留下共和黨一家成為現實主義政治的擁躉。在2000年競選總統時,布什一再表明他會繼續發揚共和黨的這種傳統。但9.11事件后,布什卻成為一意孤行的新保守主義者,也因而招致了政界和學界各色現實主義者的批評。一些學者還成立了“追求現實主義對外政策聯盟”,反對布什政府的對外政策。哈佛大學國際關系理論家史蒂芬·沃爾特和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哈斯分別著書,闡明現實主義陣營的觀點。前者同布什政府唱反調,后者則側重于建立共識,他們分別扮演著黑臉和紅臉的角色。陳文鑫

美日安全同盟、東盟及南海爭端
Joshua P.Rowan(美國西南密蘇里州立大學防務與戰略研究系學者)
《亞洲觀察》
2005年5/6月刊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出版
在未來20年中,亞洲國家石油消費的年均增長率預計將達4%。對石油和天然氣需求的增長將刺激南海爭端各方的行為,僅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無法解決南海問題。為確保南海的長期穩定,“美日安保同盟”必須介入。因為,第一,美國海軍是惟一能夠確保亞洲地區航海自由的力量。第二,美國是非南海爭端方,有能力推動各方達成國際共識,并可以阻止南海爭端任何一方違反“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行為。第三,日本已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有資格在南海爭端問題上提出意見。東南亞對美日而言在地緣戰略上非常重要,美日應依靠東盟已建立的外交渠道,在多邊框架下共同尋求南海問題的長期解決方案。李 輝

民主能阻止恐怖主義嗎?
F. Gregory Gause III(美國佛蒙特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外交》(雙月刊)
2005年9/10月刊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出版
布什政府認為,在阿拉伯世界推廣民主不僅會輸出美國的價值觀,而且會改善美國的安全狀況。但事實并非如此。統計數據表明,民主的發展與恐怖活動的減少沒有多大聯系??植阑顒拥漠a生不是因為缺少民主,而是因為恐怖分子要抵抗外國的控制。中東的民主進程難以預測,但最近的大選和民意測驗顯示,阿拉伯世界因民主化而產生的政府有可能比現在的集權統治者更不愿與美國合作。強調民主選舉不利于美國利益,也不利于美國的反恐及其他中東政策。布什政府應重新考慮在阿拉伯世界推廣民主的想法,轉而支持那些世俗及自由派政治團體與伊斯蘭政黨競爭。劉明禮

伊斯蘭的另一種極端主義:伊斯蘭教法扮演的角色
Paul Marshall(美國“自由之家”資深學者)
《潮流》
2005年7/8月刊
美國海倫·德懷特·里德教育基金會出版
伊斯蘭恐怖分子宣稱:要重建統一的穆斯林集團,開展反西方的“圣戰”,并以伊斯蘭教法“沙里亞”進行統治。極端主義者堅持以伊斯蘭教法治國,這與主流伊斯蘭有很大不同。但在過去的25年中,極端主義者憑借激進手段和部分勢力的支持,使有關伊斯蘭教法的激進觀點迅速傳播。在越來越多的穆斯林國家里,反對極端解讀伊斯蘭教法的人遭到辱罵、排斥、拘禁、鞭打甚至殺害。極端主義者將其與主流伊斯蘭的分歧轉化為暴力行為,不僅阻礙了穆斯林國家法制規則的建立,更使這些國家的民主改革難上加難。對西方國家而言,阻止伊斯蘭極端思想在法律和社會層面的發展與在戰場上打擊伊斯蘭激進武裝同等重要。李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