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化工企業,人們傳統的印象是煙囪林立,濃煙滾滾。
然而,走進重慶長壽化工園區,你會驚奇地發現,方圓28.3平方公里只有一根上百米的煙囪,上面冒的也不再是濃煙,而是淡淡的青煙。
原來,這根大煙囪是化工園區正在建設的統一動力中心“熱電島”工程的一部分,它采用熱電聯產裝置,利用化工企業產生的蒸汽壓差發電。今年底,“熱電島”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后,將為入駐園區的化工企業統一提供電力和蒸汽,年節能近10萬噸標準煤。
“熱電島”工程只是重慶長壽化工園區公用工程的一部分,也是該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縮影。
2003年6月,長壽區在對化工園區的發展進行規劃時?熏把循環經濟貫穿于全過程?熏拉長產品鏈?熏搞好廢物再利用?熏力爭實現零污染排放。
按照這個思路?熏園區實行“供水、供電、供熱、供氣”一體化,形成了公用工程“島”,并對水、電、氣、熱等服務項目實施集約化管理。同時?熏為解決化工企業產生的廢棄物,園區還規劃建設日處理能力4萬噸的工業污水處理廠和270噸的化學危廢品處置場和化學危險品船舶洗艙基地。
這樣的公用工程“島”,既提高了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又通過集中治理,方便了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比如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就直接供應園區內企業作循環冷卻水;公用熱島產生的煤渣就供應給園區內的水泥企業,用作摻和劑。
由于長壽區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因此,化工園區從開建的那一天起,就在天然氣循環產業鏈上做起了文章。
經過精心打造,園區形成了天然氣—甲醇—甲醛—聚甲醛?穴一種用于各種儀表的優質材料?雪和天然氣—甲醇—醋酸—醋酸酐/醋片—煙用絲束絲等天然氣化工產品鏈。再經過不同企業的加工,天然氣最終變成了香煙的過濾嘴、汽車的儀表盤及提高衣物性能的原材料。
如此緊湊的產品鏈條,既方便了鏈上各項目之間的合作,又對投資商產生很強的吸引力,一些國內外知名的大型企業紛紛入園投資。目前,在甲醇系列產品鏈上,日本三菱瓦斯與重慶化醫集團合作投資18億元建85萬噸大甲醇項目;香港建滔化工集團計劃投資16億元建75萬噸甲醇、12萬噸甲醛、6萬噸雙氧水、3萬噸二甲基酰胺項目;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1億元建設年產6萬噸聚甲醛項目。在乙炔系列產品鏈上,川維廠是國內最大的乙炔生產企業,已決定在明年投資12億元新建一條乙炔和醋酸乙烯生產線。
就這樣,圍繞天然氣產業鏈?熏園區形成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反饋式循環過程?熏從而將天然氣資源的利用率發揮到最大值?熏實現了區域資源的優化組合和配置。
有了天然氣產品系列企業循環產業這個“模板”,化工園區非天然氣產品系列企業同樣可以通過企業內循環形成新的產業鏈條。
重慶環球石化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工業乙醇的大型企業集團,擬在園區內投資8億元,建60萬噸乙醇生產基地。首期工程10萬噸乙醇生產裝置即將投產。它的循環方式是:依托長壽建立的100萬噸“豫薯王”生產基地,將紅薯發酵,制成工業乙醇,此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將成為生產甲醇的原料;而發酵時形成的廢渣,加入污水,形成沼氣并用來發電,廢渣經處理后還可以成為肥料,施于紅薯。就這樣,紅薯的所有價值被全部利用,而不產生廢物。
良好的區位優勢,合理的產業布局,再加上先進的循環模式,大大增添了重慶長壽化工園區的魅力。園區開建兩年來,已有32戶企業正式簽約入駐,投資總額超過2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