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星期五晚餐時,我們一家人都會圍在桌子周圍邊用餐邊進行各種有趣的討論。那是我們家非常快樂而且重要的時刻。
爸爸是個做事有條不紊的人。平時他每遇到一個不認識的字、詞或有趣的事情,都會認真記下,到了星期五晚餐時,再提出來跟我們一起討論。等這一切進行完后,爸爸會興致勃勃地將話題切換到關于道德素養的討論上。通常是他提出假設,然后讓我們給出答案。
“如果你走進一個庫房,注意到有人在離開的時候忘記把他的汽車燈關上,你會怎么做?”
哥哥吉姆回答:“如果那輛汽車沒有鎖,我可以伸手進去,把燈關上。”
“孩子,你做得對!”這個回答讓爸爸很滿意,“但你會把這件事向別人炫耀嗎?”
“不。”
“又對了!只管做好事,不必聲張。”
爸爸這些有關道德素養的討論,指導思想都是一致的:要常懷感恩之心,誠信待人,要有正義感,要有愛心,等等。對于爸爸的這些關于道德品質的問題,我們的回答通常都是一流的。
但是后來,爸爸出了一個關于棒棒糖的考題,卻難住了我們。問題是這樣的:你到糖果自動發售機前買“斯尼克棒棒糖”,當你準備將硬幣投進投幣口時,卻突然發現托盤里已經有一根棒棒糖了。這時,你會怎么做?
“我會拿走那根棒棒糖,并把錢放回口袋里?!备绺缂氛f。盡管他知道這樣回答是不正確的,但是“斯尼克棒棒糖”對他太有誘惑力了,他只得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棒棒糖確實很有誘惑力,但它并不屬于你啊,親愛的,因為你沒有付錢。”爸爸教導道。
“爸爸,我也會拿走它,”我的姐姐安德里亞說,“這樣,棒棒糖公司也許就會發現他們的機器或服務還有許多缺陷,從而亡羊補牢,以避免丟掉更多的棒棒糖?!?/p>
“孩子,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這也不應成為你心安理得地享用棒棒糖的借口,因為你沒有付錢,它并不屬于你?!?/p>
“如果我不拿走它,別人也會那走它的,爸爸!”我說。
“這又是一個看似有理的說法。誰若拿走它,也許回在心理上永遠背負一個偷竊棒棒糖的包袱?!?/p>
就在這時候,媽媽試圖做出公斷,她問爸爸,這個關于糖果的問題對三個孩子來說,是不是因為太有誘惑力而難以解答了?
爸爸生氣了:“我無法想象,拿走你沒有付錢的棒棒糖還有什么正當理由?!”
不就是一根并不值錢的棒棒糖嗎,拿走又有什么關系?我很是不以為意,而且我也懷疑別人會不會像爸爸說的那么做。也許在現實世界里,除了爸爸,我們每個人都會拿走那根棒棒糖,然后吃掉它。
后來,迫于生計爸爸和媽媽偶爾會去好萊塢做臨時演員。都是些跑龍套的小角色,薪酬也少得可憐,每天10美元,而且是“偷偷地付”。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的收入秘而不宜,但爸爸不然,將每一分收入都做了記錄,然后主動按規定交稅。
爸爸就是這樣一個誠實守信、在誘惑面前不肯出賣自己靈魂的人。盡管我們有時會認為他這樣做太過迂腐,但在心底里我們會對爸爸油然而生敬意。
兩年后,一場大病降臨到爸爸身上,病魔用無形的大手從此將爸爸按倒在病床上。
爸爸的病情每況愈下,思維也漸漸混沌起來。終于,醫生通知我們,對于爸爸的病情他們已經無能為力了。媽媽以及我們姐弟三個站在病床前。他靜靜地躺著,氣息奄奄。
中午的時候,我下樓去買快餐。我從自動售貨機里買了飲料,然后決定用剩下的零錢買一根斯尼克棒棒糖。我向那臺糖果自動發售機走去,忽然發現有一根棒棒糖正躺在托盤里。我忽然想起了幾年前的某個星期五晚上,我們一家人關于棒棒糖的討論。一道現實中的人生考題!我下意識地抬起頭朝爸爸的病房看了看。
正在這時,身后一個上了年紀的、拄著雙拐的老者在說:“哎呀,我忘記拿錢了,我口渴得不行……”
“一根斯尼克棒棒糖怎么樣?”我問。
“那太棒了?!?/p>
我把那根棒棒糖遞給了他,然后朝投幣口投了可以購買兩支棒棒糖的硬幣,盡管老者已經蹣跚著走遠,盡管旁邊并沒有別的顧客。拿著屬于我的那根棒棒糖走在醫院的走廊里,我的心一片輕松。突然,一個想法如電光石火般從腦海閃過:過年前,爸爸之所以為我們出了一道關于棒棒糖的人生考題,目的是想教誨我們,做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在誘惑面前能保持清醒頭腦并且堅守住道德底線的人,貪婪只能讓你暫時擁有既得利益,而一個人高尚的品德修養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我想我不僅做到了這一點,而且用行動進行了升華:我不但為這根棒棒糖買了單,而且連同自己的愛心一起將那根棒棒糖送給了最需要它的人。
回到病房,我把我的做法告訴了姐姐和哥哥。病床上的爸爸顯然也隱約聽到了,盡管他已經無法開口說話,但從他臉上的微笑里,我能感覺到他的贊許和欣慰之情。
那天深夜,爸爸去世了。他不是帶著遺憾,而是滿心欣慰地走的,因為滿意的微笑一直凝在他的嘴角,因為在他臨終前,他的孩子為他的一道人生考題交上了幾乎完美的答卷。
選自《演講與口才》學生版200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