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來美國一兩個月后,收到了學校發的選下學期課程的通知。
我仔細閱讀,發現他們學校沒有英文課,沒有專門學習英文的課程,這怎么成?我大吃一驚,立刻匆匆地跑到學校詢問:“沒有英文課,孩子怎樣學英文的生詞、語法和寫作?”
不料,學校的學生指導比我還吃驚,不解地問:“什么?你們中國的中小學,學習中文的時候,每個學期都讀一本特地為不同年齡的孩子編的課本?”
對呀!我高興地大喘了一口氣。
“可是,為什么只是在一門課上學習語言和寫作?學生們在其他的課上不學嗎?他們在歷史課上不學怎樣寫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呢?在世界文化課上不學怎樣理解和分析其他國家的文化嗎?在科學課不學怎樣描寫生活經驗和觀察嗎?”
我被她問愣了。想了想自己的經驗,地理課是背事實,歷史課是背史實,這些課都用不著寫長篇大論,連小篇評論文也沒有。我搖搖頭。中國只有語文課才學寫作。
“這里的所有課程,在某種意義上都是英文課。”她給我解釋,“藝術史課要看很多畫,雕塑,要讀藝術史,學生除了要學很多藝術史上的詞匯外,還要學用文字描述一幅畫,他們就提高了英文水平。讀書課要讀小說、傳記、詩歌和戲劇,他們就學了新的詞匯,學了不同的文學樣式,也學了怎么寫這些東西的評論。當然,在中學階段,這是很初級的學習。他們在高中時會有專門的‘學院寫作’一課,訓練他們將來上大學的寫作。你的孩子剛來美國,別擔心,他將來的英文一點都不會有問題。”
原來,這里的中學跟我上的大學差不多,對學生沒有具體課程的規定,但是有總學分的規定。比如,在中學的3年里,每個學生必須學18個學分的人文學,18個學分的社會科學,18個學分的科學,18個學分的生活本領課等。一個課程是3個學分,也就是你必須在每個領域里學6門課。但是,具體地,在一個領域內,比如在科學課里,你是選化學還是物理還是環境學還是動物學,那就看你的興趣了。人文學科,孩子可以選讀書、歐美文學、美國的聲音(美國文學)、世界文學等等。一個初中的孩子,每個學期在30多門課中選6到8門課上。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上課時間表。
我的孩子選的讀書課,在才來美國幾個月的情況下,一個學期下來,居然也勉強讀了六七本英文風格不同的小說。期末考試是每個人做一張報紙。每個學生要自己設計版面,自己寫內容,介紹你這個學期讀的書,寫書評,還要登一篇與某個作者的訪談錄。
當然,他們不可能進行真正的訪談。他們必須查這些人的資料,讀這些作者的訪談錄,從中挑出原話來,自己寫問題對應那些話,但不允許抄襲別人的訪談。最后,還要為報紙畫插圖。為了做好這個考試,我的孩子一頭扎進中學的圖書館,甚至跟我到大學圖書館借出他要寫評論的作家的書出來看。等到交卷那天前夜,為了弄成彩色版,我半夜開車帶他去復印店,復印出幾十份,每個學生一份,全班要評比。
觀察孩子的英文學習,我是真正吃驚了。一個13歲的孩子,一學期下來,自己辦了一張讀書報,自己寫了五六個小書評,一個訪談錄,還畫了漫畫和作者頭像等等,好像玩似的,一心要跟同學比試,根本沒意識到他是在學英文和寫作,而且寫的是不同體裁。
難怪他們沒有語文課本。這樣的英文教育和語言能力培養,這樣的獨立思考和工作能力,難道是一本課本能教出來的嗎?
選自《意匯》200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