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則
羚羊跑不快就會被吃掉,獅子跑不快就會餓死。大自然就在它們的奔突中保持平衡。
化石“傳書”
恐龍骨架傳達了準確的信息:生命是脆弱的,人類應好自為之。
就對地球造成的危害而言,人類是最危險的動物。
無妄之災
遠在南極的企鵝體內也查出了DDT農藥的殘跡,并導致了蛋殼變軟的病變。這說明人類的疏忽已殃及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狗不出汗
炎熱的夏天,當你揮汗如雨的時候,小狗卻伸著舌頭,使勁地喘氣來加速體內水分蒸發以降低體溫。
原來狗是連汗腺都沒有的動物。
遠離絳蟲
寄生在人腸子里的豬肉絳蟲、牛肉絳蟲和闊節裂頭絳蟲的長度都能達到3米-10米。
你希望自己的體內有這么一條“寬帶”嗎?
實力雄厚
敏銳的眼睛,強壯的雙翅,銳利的爪子,使得蒼鷹連惡狼都敢抓捕。
學舌高手
不管鸚鵡說得多么悅耳動聽,它并不懂自己說的話,所以鳥語不是“人話”。
蝙蝠
由于文化差異,西方人將蝙蝠看作奸險騎墻的小人的代表,而中國人卻因諧音而畫蝙蝠祈“福”。
事實上它是捕蚊高手,歸屬哺乳動物。
屎殼郎
澳大利亞草原本來沒有牛羊,引入牛羊后,滿草原的牛羊糞和滋生的蚊蠅幾乎毀了草原。澳大利亞的“土著”屎殼郎(又名蜣螂)只對袋鼠糞有口味,拒絕處理牛羊糞。后來人們引入了吃牛羊糞的屎殼郎,這些“外國蟲”立刻盡職盡責地將牛羊糞摶成團埋入地下,并在糞團中產卵繁育后代,既保證了草原清潔又給牧場施了肥,使牧草茂盛。
大自然是個鏈子,不能缺任何一個環。
飛蛾
飛蛾撲火不是“自取滅亡”,而是因燈火干擾導致它的“導航系統”出了差錯。
可憐的生命。
淺薄的誤解。
向導魚
狐假虎威,為虎作倀,向導魚就是海里的“狐貍”和“倀鬼”,而這“虎”就是窮兇極惡的鯊魚。向導魚為鯊魚提供信息,追逐魚群,為鯊魚清理森森排列的牙齒,以求分享牙縫里的食物碎屑,并躲避其它生物的傷害。
怎么看也怎么不是東西。
原生林
原生林是寶貴的基因庫。林中的千絲萬縷的生命聯系是經過億萬年的“磨合”而成的,原生林一朝破壞,萬劫不復。
生態環境只能保護,無法創建。
愛護牙齒
高等動物的牙齒有明確的分工:門牙作切割用,犬齒撕裂肉食,臼齒碾磨食物。
人類的牙齒有32顆:貓有牙30顆,馬有牙36顆,犬有牙42顆,兔有牙24顆,熊有牙42顆,鯨有牙240顆,象有牙6顆。
牙齒寶貴,千萬別讓人“笑掉牙”。
藏羚羊
對藏羚羊而言,冰封雪蓋的千里荒漠,饑寒干渴的奔馳跋涉,都不足以威脅其種群的生存。危險在于它們神秘偏僻的繁殖地已被人發現。可可西里的槍聲在報警:藏羚羊的終結者極可能是那些喪心病狂的偷獵者。
鱷魚
鱷魚的牙齒可以撕裂獵物卻沒有咀嚼功能,所以它們必須吞下一些石頭在胃里攪拌,磨碎食物中的骨頭和甲殼,而且石頭還能提高它們在潛水能力和水下拖曳能力。
透著兇殘的習性。
水中“狼狽”
“狼狽為奸”出自傳說,但共棲的生物確實存在。寄生蟹吃掉海螺,搶占人家的硬殼安家,但強盜偏怕劫寨的,獨個兒住它老害怕,于是搬來不能行走的海葵馱在背上,擔任警衛。這樣,淺海底就有了花里胡哨的海葵騎著海螺殼溜達的這道風景。
毛亞萍/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