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紅海旅游勝地沙姆沙伊赫7月23日發生連環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這是埃及近10年來所遭受的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
埃及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國家,2004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800多萬人。去年,旅游業創紀錄地為埃及創造了60多億美元的外匯收入,成為埃及政府傳統的四大外匯收入來源一一旅游、蘇伊士運河、石油和僑匯——之首。因而,沙姆沙伊赫爆炸事件對埃及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用意是多方面的”
包括埃及在內的中東國家的分析人士認為,恐怖分子選擇在埃及下手,其用意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埃及是中東地區、特別是阿拉伯世界中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恐怖分子一旦在埃及得手,就可能會對中東其他一些國家乃至西方國家政府產生較大影響。沙姆沙伊赫爆炸發生不久,一個自稱是“阿卜杜拉·阿扎姆旅”,的組織在一家伊斯蘭網站上發表聲明,聲稱它是“基地”組織在埃及和敘利亞等地的分支機構,對此次事件負責。該組織在聲明中說,這次行動是“我們對國際邪惡勢力在伊拉克、阿富汗和車臣等地犯下的罪行作出的反應”。一些分析人土強調,發生這起襲擊事件或多或少地與國際和地區形勢有聯系,特別是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地區所發生的事情。
其次,恐怖分子選擇沙姆沙伊赫制造如此嚴重的爆炸襲擊,是為了公然挑戰國際和平。沙姆沙伊赫是很多重要國際會議召開的地方,1999年9月,正是在這里,巴以雙方正式簽署了就執行巴以臨時和平協議問題達成的《沙姆沙伊赫備忘錄》。2002年,沙姆沙伊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和平之城”美譽;今年2月中東問題四方峰會在這座城市舉行,在世人眼里,它是中東和平與對話的場所。此次恐怖分子把這里作為襲擊目標,無疑是向世界和平勢力發出的一次挑戰。
第三,當前,埃及政府正致力于實現國家經濟的振興與騰飛。今年下半年,埃及又將舉行總統和議會大選。恐怖分子選擇在這個時候襲擊埃及,其政治動機顯而易見。
反恐呼喚合作
過去,較大的恐怖襲擊事件之間一般都有較長的間歇期。但現在情況有所不同,7月7日剛剛發生倫敦爆炸事件,不久就發生了沙姆沙伊赫爆炸事件。恐怖分子抓住了人們的心理特征,在人們認為比較安全的時候,緊接著制造第二起爆炸。此外,倫敦爆炸案表明,極端組織采用的爆炸技術越來越高,包括炸藥體積的減小和威力的增加。
近來,加強國際反恐合作的呼聲再次高漲。埃及外長蓋特23日分別與多位外長進行電話會談,強調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協調各國努力,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
蓋特表示,穆巴拉克總統有意呼吁召開一次高級別的“國際反恐大會”,集合各國力量與智慧研究對策,以法律的形式共同簽署一項“國際反恐協定”,從而加大對恐怖主義的打擊力度。英國首相布萊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相繼呼吁召開一次國際反恐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