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做豆芽要掌握生發的“火候”,黃豆芽不是芽越長越好。測定營養素含量最高和味道最鮮的是剛剛露尖冒頭的黃豆芽,當芽長得很長,營養素卻減少了。另外應注意,烹調豆芽時不要加堿,否則會使維生素B2破壞,加醋則有利于營養成分保存。
現在市售黃豆芽常加尿素與激素催生,這種速生豆芽含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有毒豆芽的芽長而白,有根須,買市場上的豆芽一定要選無根豆芽。
黃豆芽煮湯,味道與營養價值可同雞湯媲美;將黃豆芽同胡蘿卜丁或雪里蕻一起紅燒,味道鮮美;黃豆芽用水焯后,加酒油、辣椒油涼拌,脆嫩爽口。
黃豆發芽后,植酸有所減少,從而提高了礦物質鈣、鋅的吸收率。黃豆含有被稱作寡聚糖的物質,這類物質不被人吸收,會在腸內發酵產氣,引起胃腸脹氣。黃豆發芽后寡聚糖被分解成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糖類。近年來,發現黃豆芽中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能誘生干擾素,干擾病毒代謝,因此黃豆芽有增強人體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黃豆芽維生素B2含量比黃豆高2~4倍,黃豆不含維生素C,但發芽后,每百克黃豆芽含維生素C10毫克。黃豆發芽后所含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12、尼克酸、葉酸、天門冬氨酸成倍增加。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天門冬氨酸能減少乳酸在體內堆積,有消除疲勞的作用。
黃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和較多的植酸,影響了營養成分的吸收與利用。黃豆發芽過程中,胰蛋白酶抑制劑大部分被破壞了,同時黃豆蛋白質還被分解為可溶性肽和氨基酸,不但增加了豆芽的鮮度,而且使豆芽中蛋白質的利用率比黃豆提高了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