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昔日因為賭博而面臨妻離子散的賭徒,為了給自己爭口氣,經過艱苦的創業,硬是通過一條條小小的蟲子,使自己走上了致富之路,在挽救了自己婚姻家庭的同時,也一躍成為在國內頗有影響的一代“蟲王”。
拯救婚姻 賭徒踏上創業路
1996年6月份,在天津市郊區當城村村民高國芹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她們家養殖的一批黃粉蟲快要長成了,丈夫黃恩學正在市場上聯系收購的客戶。她盤算著等賣了錢再多養一些蟲子,第二年就可以翻蓋樓房了。然而,一天下午,一個中年男人急匆匆地找到了她們家里。這個中年男人的突然造訪,不僅打破了高國芹的夢想,而且將她的家庭推向了破裂的邊緣。這個中年男人是來討要高國芹丈夫黃恩學欠下的三萬元賭債的。
妻子高國芹當時很氣憤,在她的感覺里,老公是一個對她很實在也對家庭很負責任的人,家里本來就沒錢,他絕對不會借錢去賭博的。但是,無緣無故地人家怎么會找上門來索要賭債呢?
其實黃恩學的確在玩錢賭博,但他不像有的人一玩起來幾天幾宿不回家,黃恩學賭博很有“原則”,輸也好,贏也罷,總是到了該回家的時候就一定要回家,因此他這種隱蔽的賭博方式還真的瞞過了自己的妻子。
那天黃恩學回到了家里,當妻子問起他有沒有在外面賭博的時候,他來了個堅決否認,可當妻子提起3萬元賭債的事,黃恩學感到再也瞞不住了。是啊,紙里終究包不住火,自己輸了那么多錢,又借不少外債,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只有徹底向妻子坦白,爭取“寬大處理”了。得知了真相后的妻子對丈夫失望極了,原來最近丈夫所說的什么聯系客戶之類的事都是子虛烏有?,F在好了,蟲子賣不了,又欠下了三萬元的賭債,高國芹一怒之下提出離婚,然后撇下孩子回了娘家。
妻子的離去讓黃恩學的生活幾乎陷入了絕境,他又要帶孩子、又要忙家務、還得照顧蟲子,忙得四腳朝天卻什么也沒做好,至此,黃恩學才開始真正體會到了妻子的好。最終在村委會和法院的調解下,黃恩學給妻子寫下保證書,并跪在了妻子面前企求妻子回心轉意。善良的妻子最終還是原諒了他,但同時也向他提出一個條件:在黃恩學沒把養蟲的事業干出個樣子前,妻子隨時保留和他離婚的權利。和妻子重歸于好的黃恩學經歷了這場婚姻波折后暗暗痛下決心,一定要干出個樣子給妻子也給自己爭口氣。從此,他斷絕了與賭友們的一切聯系,自己一個人在養殖房子里,下工夫摸索黃粉蟲的喂養技術。
浪子回頭 小蟲掘來金一桶
黃粉蟲又叫面包蟲,原產于南美洲。我國養殖的黃粉蟲最早是由北京從前蘇聯引進馴養的。因其營養成分高,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是飼養珍禽和水生動物的理想飼料。
盡管黃恩學從1994年就開始養殖黃粉蟲,但由于技術掌握的不夠全面,經驗也不豐富,養殖規模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再加上家里鬧離婚,他也沒有心思照顧黃粉蟲,滿屋子的蟲子,死的只剩下了一盒。但是,黃恩學明白,這是他擁有一個完整家庭的惟一的一次機會。他要用這剩下的一盒黃粉蟲創造出一個奇跡。
創業無疑是艱苦的,黃恩學每天就睡在養蟲子的屋里,沒有床就在兩個單人沙發上搭塊木板睡,渴了喝口自來水,餓了就啃口孩子們送來的干糧。妻子高國芹看著丈夫這么玩命,真是又高興有心疼,但她知道在這個時候她還不能告訴丈夫自己原本就不想離婚的真實想法,她要將自己這個“激將法”繼續進行下去,她要讓丈夫成為一個真正的回頭浪子。
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黃恩學通過自己在實踐中的不斷摸索和努力,終于全面掌握了黃粉蟲的養殖技術,原先的一盒黃粉蟲,經過幾代的繁殖,變得一間屋子都盛不下了。開始400盒,到后來增到700盒,再之后是1000盒,隨著蟲子數量的不斷增加,黃恩學夫婦的收入也漸漸開始有了顯著的增長。那一年正好趕上黃粉蟲漲價,一斤可以買到七八元錢,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黃恩學夫婦就賺了一萬多元錢。
1997年春天,黃恩學還清了3萬元的賭債,又擴大了黃粉蟲的養殖規模。他成了天津市遠近聞名的黃粉蟲養殖大戶。黃恩學感到自己的底氣足了,他要求妻子和自己一塊養殖黃粉蟲。
走過波折 風雨之后是彩虹
黃恩學的黃粉蟲都是賣給專門收購的蟲販子,再由蟲販子往外倒賣。雖然黃恩學也能賺錢,但更多的利潤卻讓蟲販子掙去了。黃恩學擴大了養殖規模之后不久,蟲販子卻壓低了黃粉蟲的收購價格。他們從黃恩學的手里收購蟲子的價格到后來竟然壓到了一斤3元錢,但轉手再批發給客戶就能把價格漲到每斤10多元錢,這樣,一斤黃粉蟲經過蟲販子這么一倒騰,利潤竟然有7、8元之多,面對這種自己辛辛苦苦養蟲,卻讓別人賺大錢的局面,黃恩學再也坐不住了,他決心扭轉這個不利于自己的“戰局”——自己去找市場,跳過蟲販子,直接與買方客戶建立聯系。
天津市一宮花鳥魚蟲市場是遠近有名的昆蟲飼料的大型批發市場,云集著全國各地的客戶。黃恩學決定首先要從這里開辟出自己的市場,他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地兜售和推銷黃粉蟲,然而,兩個月下來,他的黃粉蟲卻只賣掉了很小的一部分,對此,黃恩學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蟲子質量好價格低,怎么偏偏就沒人要呢?
后來還是通過一個買過些黃恩學黃粉蟲的本地客戶才了解到,關鍵所在是黃恩學初進市場,沒人認識他,所以他賣的蟲子質量好壞、成活率如何客戶都不了解,所以都采取謹慎態度,寧可多花點錢,還是從熟識的蟲販子手里買感覺保險系數高。
沒有知名度和信譽度就沒有市場,家里大批量的黃粉蟲眼看著就要長成了,如果不能及時地賣出去,成年的黃粉蟲就會變成產卵的黑蓋蟲,也就不能再賣了,黃恩學的事業幾乎走進了死胡同。但中國有句老話正是這個時候在黃恩學身上應驗了——那就是“天無絕人之路”。
1997年8月的一天,一位東北的客戶來到天津一宮市場,準備購買黃粉蟲,他轉了很多攤位,但最終都沒有買。因為他感覺蟲子的價錢有點昂貴,這位東北客戶買完蟲子后還要運回本地,運費、車費這么一加顯然自己就沒什么利潤了。而這個時候,黃恩學也正在一宮市場上,推銷自己的黃粉蟲,就這樣兩人不期而遇了。
為了徹底打消東北客戶的顧慮,黃學恩將他帶到自己的養殖基地,面對黃學恩蟲子的養殖規模、蟲子的質量還有價格,東北客戶當即就要了200斤。200斤的銷量,對黃恩學來說,是一樁大買賣。由此,他跟這位沈陽的客戶建立了長期的業務關系,而且,這位客戶還介紹了一些東北的新客戶直接找黃恩學購買黃粉蟲。隨著客戶的增多,黃恩學的名氣也大了,并得了一個“蟲王”的雅號。
移師東北 蟲王做出大市場
到了2002年,黃恩學幾乎掌控了天津市所有的黃粉蟲交易市場。然而,緊接著,他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的舉動。他決定到東北去開辟新的市場。為什么苦心經營好的市場不做,卻突然放棄,再到外地另辟市場呢?
2001年,黃恩學發現,在他銷售黃粉蟲的時候,東北的客戶很多,而且每次購買的量也很大。早先的時候,黃恩學的黃粉蟲主要銷售到江蘇、安徽等南方市場,用來喂鳥和一些魚類,盡管銷售的范圍很廣,但客戶每次購買的量卻很小,一般就幾十斤或者一兩百斤。而東北客戶一要就是一兩千斤。那么東北需要這么多的黃粉蟲干什么呢?黃恩學決定到東北探個究竟。2001年7月的一天,他和妻子一起到了遼寧。
在遼寧開原黃恩學接到了一個老客戶的電話,這個客戶邀請他來自己的基地指導養殖黃粉蟲。在這個客戶家,黃學恩夫婦一幫忙就是半個月,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黃學恩也徹底揭開了東北地區黃粉蟲需求量巨大的謎底。原來,東北有很多的林蛙養殖戶,林蛙是生長在東北地區的野生稀有蛙種,它以吃食活體昆蟲為主。因為林蛙具有很高的營養和經濟價值,被廣泛地人工飼養。特別是近幾年,東北地區,養殖林蛙越來越多。像這位遼寧開原市的老客戶一家就養了十萬多只林蛙。尤其是到了每年氣候炎熱的7、8月份,一個林蛙養殖戶一天大約就需要消耗三四十斤黃粉蟲。
東北的林蛙養殖,讓黃恩學看到了一個前景廣闊的大市場。又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2002年春天,他將自己的黃粉蟲養殖基地搬到了遼寧沈陽,并投資十萬多元,辦起了黃粉蟲養殖公司,養殖規模比以前擴大了一倍多。
從幼蟲到變成產卵的黑蓋蟲,黃粉蟲要經過10個齡的生長期。黃粉蟲每褪一次皮,就稱為一齡。七天左右,黃粉蟲就會褪一次皮長大一些。在東北,三到四齡的黃粉蟲非常緊俏,特別是春天的時候,這種黃粉蟲的需要量很大。因為林蛙的幼年蝌蚪在春天蛻變成林蛙,從水里上岸的時候,一般要喂養三到四齡的黃粉蟲,蟲子大了,小林蛙吃不下去。
那么怎樣才能把黃粉蟲控制在三四齡階段呢?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黃恩學通過調節溫度和控制喂養飼料量的手段,掌握了控制黃粉蟲生長的辦法。成蟲賣七八塊錢一斤,三四齡的小蟲子,一斤可以賣到30塊錢左右,利潤一樣能夠保證。這樣,他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林蛙養殖戶們的需要,并迅速占領了東北的大部分黃粉蟲銷售市場。
現在,黃恩學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下一步,他要把黃粉蟲進行深加工,不僅要占領國內市場,還要占領國外更大的市場。
(資料來源:中央電視臺致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