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孕期六種“痛”
文 / 杜玉秀
頭痛:部分婦女懷孕早期有頭昏、輕度頭痛的正常妊娠反應。倘若在懷孕6個月后,出現日趨加重的頭痛,有的伴有嘔吐、胸悶甚至出現睜眼視物模糊、閉眼金星飛舞,同時下肢浮腫、血壓增高、小便中有蛋白,這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表現。如不及時治療,會發展為抽搐、昏迷,醫學上稱此為子癇。
胸痛:懷孕期間胸痛發生在肋骨之間,猶如神經痛。但又常令人捉摸不定,有的按著右肋下訴痛,有的則指著背部講脊柱兩側痛。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懷孕引起某種程度的缺鈣,或是由于膈肌抬高,造成胸廓膨脹所致。一般不需特殊處理,適量補充一些含鈣食物,或用少量鎮靜劑,可以減輕胸痛癥狀。
胃痛:孕期女性全身各器官都發生一系列生理性變化。例如孕期消化器官的蠕動減緩,常有胃脹不適之感,有的孕婦由于不斷泛酸水和胃灼痛而一籌莫展。追根尋源,原來是懷孕引起胃的逆行蠕動,致使胃內酸性物質返流到食道及口腔內,刺激黏膜引起灼熱痛感。如疼痛實在難忍,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氫氧化鋁凝膠。
腰痛:隨著懷孕時間的增加,子宮迅速增大到能容下2.5~4公斤重的胎兒。腹部增大,致使孕婦身體重心前移。在站立或步行時,為保持重心前移后的平衡,孕婦必須“挺胸”、“突肚”,這樣必然造成腰部脊柱的過度彎曲,引起脊柱性腰痛。這種腰痛沒有危險性,勿過久站立或長途步行,適當休息,就會有所改善。
腹痛:有些婦女在懷孕初期感到骨盆區域有一種牽引痛或下墜感,尤其是子宮后傾的婦女比較常見。倘若懷孕期間下腹痛比較劇烈,且有陰道出血,可能是流產或宮外孕的征兆,必須迅速就醫。懷孕中期以后,由于增大的子宮促使它四周的韌帶伸展拉長,常引起腹股溝部拉扯樣疼痛。
腿痛:孕期雙腿疼痛常發生在大腿和小腿的后背面,與坐骨神經痛相似。如果同時有下肢靜脈曲張,則疼痛更加劇烈。從懷孕的第5個月始,雙腿還會發生痙攣抽筋,尤其在夜間易發生。服用維生素D和適量鈣片,效果較好。
據《民族醫藥報》
餐前最好洗洗唇
一般人習慣于早晨和晚上洗臉,但平時在各種場合活動,呼吸、喝飲料等都會使嘴唇不同程度地受污染。如果在午飯、晚飯前只洗手,而不同時將嘴唇洗干凈,同樣也是不夠衛生的。至于抽煙者就更不用說了。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與口腔外上下兩扇大門——唇有著密切關系。所以在進餐前,養成將手、臉和唇同時洗干凈的習慣對人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王增)
刺激腳心肌膚變白
法國著名的葡萄酒產地波爾多堡流行著一種“踩葡萄”的風俗。踩葡萄的當地女子自古就以皮膚白凈、容貌漂亮而聞名于世。
現代醫學認為,副腎淋巴器官的色素沉著,是導致皮膚顯黑的原因之一。所以,經常刺激腳心,能大大地刺激副腎組織,促進荷爾蒙分泌,從而使身體各處肌膚變得白皙而有光澤。(陳思之)
女性吃點肉抗疲勞
許多女性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材或光潔的皮膚,往往拒絕肉類,以蔬菜、水果充饑。也有一些女性因為生活節奏緊張經常省略正餐,用餅干、零食、方便面湊合。然而這樣的膳食無法供應足夠的鐵,很容易讓人覺得累。因此,多吃富含血紅素的紅肉,對于維持女性的充沛精力十分重要。
研究者推測,人體對鐵的供應可能非常敏感,如果膳食當中的鐵數量不足,遠在血色素下降之前,身體的抗疲勞能力就開始下降。所以,女性必須特別注意自己的膳食鐵供應。
有關專家最新研究發現,女性補充鐵之后,她們的體能、情緒和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有所改善。澳大利亞的一項實驗證明,育齡女性的疲勞程度在采用高鐵膳食之后顯著下降,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江北))
補品最好吃吃停停
有研究人員曾對連續服用西洋參30天以上的人群做過一個測試,凡服用小劑量者都自覺精神良好,消化功能增強;而服用劑量大的,均有不同程度的興奮、急躁、血壓升高、心悸、失眠癥狀,個別還有水腫、皮疹、性功能亢進、排便不暢或腹瀉等。因而,藥理學家認為,任何補品都不宜久服,應該吃吃停停。(學思)
香蕉可治皮膚干裂
冬春季節,皮膚變得干燥,易發生皸裂、疼痛、出血。對于這種季節性的皮膚皸裂癥,只要用熟透了的香蕉果肉,均勻地涂在患處,一天三四次,便可使皮膚變得潤滑,很快就可使干裂痊愈。(張豐春)
減肥新觀念——血型飲食
美國自然療法專家比德·達丹莫醫生提出一種減肥新觀念——血型飲食。
比德認為,食物對人體的作用是因血型而異的,根據比德的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O型血的人吃瘦肉、動物肝臟、海鮮和綠葉蔬菜,會減輕體重。而谷物、豆類、卷心菜和土豆等對減輕O型血人的體重無效。
A型血的人適合以素食為基礎的食物,如蔬菜、豆腐、黃豆等。A型血的人常吃素食不但可減輕體重,而且還可以防癌和降低心臟疾病的發病率。
B型血的人更適合肉類和蔬菜,奶類食品對B型血的人亦不錯,B型血的人應少吃雞肉、玉米、西紅柿以及各類堅果。
AB型血的人,既需要肉類蛋白質,也需要植物蛋白質。AB型血的人消化系統很敏感,宜少食多餐。此外,魚、豆腐、綠葉蔬菜和奶制品似乎對AB血型的人效果也很好。
據《家庭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