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鹽對有高血壓家族史、超重、鹽升壓敏感的高危人群以及年老、心腎功能不全和以血容量增加為特征的高血壓患者尤為適宜。既然限鹽補鈣鉀鎂有好處,在平時生活中如何操作呢?
鹽的攝取有三個來源,食物自身含的鈉量,烹調時或食用時外加的醬油或鹽以及食品加工過程中為防腐、調味和著色而添加的鹽。平時限鹽主要是控制烹調時和餐桌上的用鹽量,三口之家每月用鹽不能超過250克,也就是允許每日用鹽一小匙(約3克)。應盡量少吃含鹽量高的食物如腌制品、動物內臟、蛤貝類、菠菜等。谷類、水果中含鈉較少,加堿饅頭也含鈉,吃250克加堿饅頭相當于增加兩克鹽。食用鈉低鉀高的“低鈉鹽”、“保健鹽”,可起到限鹽補鉀的雙重作用。
補鈣:每人每日攝鈣量與血壓水平呈現負關聯,也就是說,攝鈣不足可引起血壓升高。營養學家建議,每日的攝鈣標準平均為1280毫克。人們攝鈣往往不足,因此高血壓病人必須注意鈣的攝入。低鈣也可使血壓升高,可食牛奶、蘑菇、木耳,補充鈣鹽;含鈣的食品有黃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魚蝦、紅棗、鮮雪里蕻、蒜苗、紫菜等。
補鉀:大多數學者認為,高血壓患者適當補鉀是有益的。鉀對血壓的影響主要包括:直接擴張小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腎小管對鈉的吸收和降低交感神經活性。這些影響因素都有利于降低血壓。補鉀可多吃含鉀多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木耳、山藥、香蕉、馬鈴薯、魚類、西紅柿、蘑菇干等。含鉀食品有豆類、冬菇、黑棗、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筍、瘦肉、魚、禽肉類,根莖類蔬菜如莧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棗、桃、橘子等。
補鉀可對抗鹽升血壓和損傷血管的有害作用,還有獨立的預防中風的作用。補鉀不僅能降血壓,還可減少降壓藥用量,對攝鉀低的人群(如我國北方居民)可能更有效。限鹽補鉀,對防治高血壓和中風較單純限鹽更有效。
補鎂:可抑制鈣通道內流,避免血管強烈收縮,鎂的攝入不足可引起高血壓的發病率增高。含鎂豐富的食物有綠葉蔬菜、魚類、貝類、紫菜、海帶、胡蘿卜等,同時注意少吃脂肪和精制食品。常喝硬水,如自來水、礦泉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