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重重人群,鼻子里充斥著人體汗腺發出的濃烈氣味,在這樣的包圍下,我背著大袋的野外活動裝備,帶著手提電腦,奮力擠上了重慶火車站的站臺。我喜歡行走,這樣一個人的行走,好像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成長。一個人,沒有別的什么人幫助你,你要自己面對行走中的一切困難,如同自己面對一個人的生活。然后在途中,會碰上和自己去往同一個目的地的人,也許會結伴走一段,就像生活中有緣相逢的人,結伴走過一段人生。我熱衷于這樣的行走,從16歲到60歲,都會喜歡。
(單人旅行必備物品:
應急用品:高錳酸鉀一小瓶,可消毒;藥棉若干,擦洗包扎傷口用;絲巾一塊,既可防風保暖用,又可用于包扎傷口和做止血帶。
應急藥品:速效傷風膠囊、復方阿司匹林、暈海寧、復方甘草片、黃連素片、食母生、阿托品片、銀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牛黃上清丸、十滴水、藿香正氣水、人丹、清涼油、傷濕止痛膏、氯霉素眼藥水、繃帶、膠布、風油精等。)
這次我要去的地方,是云南的“塔爾補子”,一座位于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山區里的高山。彝族語中,“塔爾補子”是小伙子的意思。這座山最低海拔1600米,最高海拔3900多米,風景壯觀,一山之間,可領略四季景色,神奇美妙。因為海拔高度相差太大,徒步了一段路后,我感覺到了行走的艱難。可那兒的民族風情和高山的壯觀景色卻吸引著我,疲憊中,始終好像聽到遠處有人在呼喚。
走到中途,我碰到了幾個自助旅行的年輕人,在他們的熱情邀請下,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于是一行幾人一邊行走一邊互相鼓勵著,一起奔向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數小時后,我們終于站到了那個英俊的小伙子——“塔爾補子”面前。
我喊著口號,說要征服這個“小伙子”,但他可不是那么好征服的。他更像個原始的男人,那樣高而險峻,沒有可以攀登的道路和臺階,他充滿了野性的挑戰。這卻更加引起了我們征服的欲望。我們找到了當地的彝族兄弟,由他們做向導,帶上一個馬隊,背負我們的帳篷以及若干野外用具開始上路。
從低山往高原步行,向導說,這曾經是馬幫走過的路線。在原始叢林間徒步行走,喝的是山上流下的溪水,干糧和葡萄糖液放在了馬隊的背簍里。陽光斜射過被山火燒焦了的樹干,密密麻麻的高山杜鵑在望去不遠的地方楚楚地開放。
我戴著布手套,以匍匐的姿勢爬過山石嶙峋的坡,一點點朝著目的地艱難地爬去。行走在山里,幾乎完全沒有路。我跟著向導,在山脊上小心翼翼地攀登,不敢有絲毫松懈。左右看去,完全是絕壁,如果摔落下去,幾乎沒有可以阻擋身體的東西,很是危險。
(險峻處攀登時需注意:一定要穿防滑的鞋子和舒適的衣服,攀登時不可動作過大,不要四下張望,身體盡可能朝地面彎曲,不可直立。)
馬隊和我們失去了聯系,他們走得太快,又是走的另外一條山道。我們的補給完全沒有了,越往山上爬,水源越缺少。我們連水壺都放在了馬背上,太掉以輕心了,因為想到自己去年連5200米都上去了,便認為3900米根本就沒問題。沒想到,這里的起點海拔低,在翻越中,更容易有高山反應。果然,同伴在海拔3000米處有了高山反應,呼吸開始艱難起來,嘴唇也變了顏色。我拿出口袋里僅存的一粒西洋參含片遞給了他,讓他嚼服,然后陪著他盡可能放慢速度,緩慢前行。
(對付高山反應的方法:原地休息,盡可能讓身體放松,緩慢地喝點水。可以輕揉太陽穴,如果感覺到頭疼,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壓至脹痛并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一分鐘。配合適當藥物,嚴重者要盡快送往就近的醫院治療。)
向導已經走到另外一個山頭上去了,我把步子放慢了下來,同伴需要照應,我不可能一個人這樣走掉。我很想了解他的感受。我猜想在這前無去路,后是險要山崖組成的退路面前,無補給,無水源,生命的選擇只有義無反顧地跟著他們,一起前進。只有前進,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才有生機。而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惟一的選擇是前進,因為此時,根本沒有退路,前面會有人群的接應與幫助,而后退,在這樣的情況下,處境會更加危險與艱難。
同伴和另外的幾個男人一步步艱難地跟了上來,我們已經攀登了5個小時。太陽快要落山了,山間的植物沐浴在一片金光里。高處,杜鵑花大朵大朵的,漫山遍野繽紛絢爛。
前面是一個很大的風口,有綠草和蘭花靜靜地開放在3900米的高原處,美景已經完全展現在眼前。向導說轉過大風口就可以找到安頓下的地點,可是風那樣地大而急劇,好似要把整個人吹起來,所有人每邁出一步,都是那么困難,最后我們干脆跪在青草上,等待風頭過去。
風終于漸漸有所緩和,慢慢起身,依然感覺人在這樣的風中可以像蝴蝶一樣飛舞。有彝族同胞早早到來,看見我們,走過來迎接。我口渴得厲害,卻已經沒有了備用的水,一個彝族男人在草地邊山丘上挖了一個泥洞。水一下子就涌了出來,混著泥漿,然后慢慢澄清,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掬起一把,水冰涼刺骨,喝下卻無比甘甜。
傍晚,我們點燃了篝火,烤上了玉米、土豆和肉塊。旁邊馬在嘶叫,夜色清涼如水,卻祥和安寧。火光中山色呈一片朦朧的美。我們在篝火旁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所有的疲憊和途中產生的恐懼,都在這樣美的意境中消散。吃飽了玩夠了,大家合伙搭起了帳篷,我知道這個夜晚,我會擁有一個恬適的夢。
(露宿野外注意事項:要留意帳篷的封閉性,注意保暖,因為野外尤其是高山處溫差極大,即使是夏天,午夜的溫度也非常低。另外還要注意安全,防備一些蟲類的傷害。)
第二日清晨7時,無奈地從帳篷里爬出,東方金色的晨曦,刺到了我的眼睛。白馬在清晨的露水里低頭吃草,早早追趕獵物的彝族獵人們,從山岡上急速而過,眼前就好似一部追逐中的電影,無限寬幕,且清新誘人。露水浸透了我的雨衣,我伸了個懶腰,微笑著站立在仍然燃燒著的篝火前,烤著濕濕的衣服。旁邊的一個彝族男人接過我的衣服,幫著我烤干。這樣的感覺如此美好,陌生人之間的溫暖讓我珍愛。
八時許,我們又啟程了,向著另外一座高山攀登。我們需要從那邊的山麓下去,我不舍地回頭仰望松柏與青青的草場,以及遍野的黃色蘭草,晨霧仍然環繞在山澗,人置身其中,如夢如幻。
前去的山谷同樣有霧,山區內,大霧往往會招來暴雨。果然,幾分鐘后,大雨急來,氣溫急劇下降,在大雨和霧氣中,我們堅持向上爬去。“塔爾補子”這個“小伙子”,開始給我們新的考驗了。但是誰都沒有松懈,所有人,都選擇了堅持。我們在雨中相互攙扶著翻過山頭,終于找到了下山的路。這個時候雨停了下來,淡薄的陽光穿透云霧柔和地灑滿山野,我們的心情也在陽光下明朗起來。休息了片刻,我們開始牽著手,一個扯住一個,慢慢半走半滑地下山。
山下陽光明媚,村莊里的彝族同胞已經給我們準備好了水煮的土豆。我拿起一個大口大口地吃著,感覺中好像從沒有吃過那樣美味的食品。吃飽了,安坐在陽光照射的石階上,微笑看著遠山,想起所謂的人生。徒步的行走,艱難的攀登,中間經歷的種種艱難,征服之后的如斯美景……恰如一場人生吧。而最美的一刻,便是此刻的平靜安寧。
(抵達路線:昆明汽車西站下午4時的臥鋪車可達寧蒗彝族自治縣,然后包車至永寧坪鄉的紙房溝。進塔爾補子山,需要請當地人做導游。費用預算:半個月約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