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季,感冒、咳嗽便是常發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容忽視。提起呼吸道疾病,很容易讓人回憶起2003年那段滄海橫流、人類與疫魔殊死搏斗的歷史時刻,與這一時刻同樣讓人不會忘記的是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中央電視臺《面對面》欄目這樣描述他——他是一名院士,但他更像是一名戰士,在抗擊非典的最前沿,他殫精竭慮,勇于直言。作為一個67歲的老人,他到底承受著什么樣的壓力?在這場和疫病的戰爭中,是什么在支撐著他的全部精神?
鐘南山,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今已69歲的他有什么秘訣,一直保持充沛的精力?他對讀者有哪些健康忠告,他對于人生、事業、科學、理想有著怎樣的看法和追求?
前不久,在位于北京東三環內的嘉里中心,一場圍繞健康生活的專訪開始了。眼前的鐘南山教授從容、和緩、鎮定,語氣平和,略帶閩南口音的普通話,娓娓道出了他的健康觀念。
張靖儀(以下簡稱張):鐘院士,從2003年非典之后,大家的健康意識提高了,在公共場合,一系列的健康活動在蓬勃開展。據了解,您也多年堅持鍛煉,69歲了,看起來還很年輕,您有什么樣的養生秘訣?
鐘南山教授(以下簡稱鐘):運動的重要性,是這幾年大家認識到的。20年前人們生活好了,但大家的業余活動就是吃飯、唱歌,不重視運動,結果一些“富貴”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急劇增加,不僅給病人增加了痛苦,也影響了病人家庭的幸福和諧。我對大家的建議就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堅持不懈地鍛煉。人的體力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衰退的,人體除了水分,80%都是肌肉,運動可以增強肌肉機能,改善新陳代謝,保持身體健康。我今年69歲,但我還能堅持每星期打一場籃球賽,這對于我的健康無疑是有重要意義的。
張:一場籃球賽40分鐘,這種激烈的對抗,對您這個歲數的人來說,是不是有些劇烈?
鐘:是的,打完了以后,起碼有兩天的時間需要緩和一下,我原來的目標是打到65歲,就改別的運動,選一些平緩的運動。后來打到65歲時發現身體沒什么不適,于是把目標定到70歲。
張:您的工作肯定特別忙,想見您一面都不容易,您的運動時間怎么安排呢?
鐘:為了保證運動時間,我就學會了撒謊,每到周五我一定會找借口去打球。
張:60歲以前沒有病,80歲以前不衰老,輕輕松松100歲,高高興興一輩子。對于您來講,60歲以前沒有病,80歲以前不衰老您肯定是做到了。
鐘:能做到的人很多,但大多數人還是做不到。對工作來講,過去是輕傷不下火線,而我是主張輕傷要下火線。特別是很多很有才能的人,他輕傷下火線之后,能夠很好地調理,或者說是治療,保證還能干十幾年。以前報紙宣傳的是帶病堅持工作,精神境界高,無私奉獻。其實那是沒有用的,這樣的宣傳作用反而是負面的。普通的人特別是有一定成就的人,生病了或者不舒服他只有硬撐著不敢說,他怕一旦說出來,就會有人說,你看你這種人一點小毛病就去醫院。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上的錯誤。
張:在飲食與運動時間的安排上您有什么建議?
鐘:我覺得吃是一門學問,要掌握正確的吃的方法。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樹立膳食平衡的思想,做到總量控制。據長期醫學觀察,吃得半飽,腫瘤發生幾率就小,尤其是晚上一定要控制飲食,這一點人們認識不足。現在,大多數人早晨中午比較忙,晚上就猛吃,然后不進行任何體育運動,倒頭就睡,長此以往,其結果就是自我毀滅。正確的方法還是飲食結合運動,運動我是從小就喜歡,隨著年齡增大這種意識就成習慣了。因為我受益了,現在我把運動看作和吃飯一樣,吃飯要天天吃,鍛煉也一樣,有時間吃飯、有時間睡覺,你就應該有時間運動。關鍵是看什么重要,你認為健康是否重要,這跟Idea(想法)有關。
張:我們在做健康教育的同時,也力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相互作用的共同體,都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您怎樣看心態對人的健康影響。
鐘:這種觀點我贊同。人有幾種年齡:實際年齡、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實際年齡就是你在世界上實際存在的時間,多大就是多大,是多少歲就是多少歲,改不了的。生理年齡是指人的生命自然演化的過程,有的人實際年齡是中年,但卻會出現全面衰老的跡象,頭發白了,滿臉皺紋,體弱多病,看上去就像五六十歲,這種人的生理年齡就比實際年齡大。有的人年過半百,紅光滿面,青春依舊,這就是他的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小。還有心理年齡,根據人的心理老化程度來確定他有沒有健康的心態。實際年齡相同的人,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可能會有很大差異。一個人有好的心態會改善他的生理年齡,還有就是通過運動也可以保持生理年齡的“年輕”。
張:家庭和事業的關系是很重要的,您怎么處理?
鐘:我夫人對夫妻要多牽手、多話聊這個理論非常贊同,她從洪昭光教授那里找到根據了,她跟我說,你起碼每天要拉拉我的手。與夫人盡量多地共進晚餐我做得是很好的。我很少出去吃飯,經常在家里與愛人共進晚餐,這種感覺是很好的。
張:您現在的作息時間是怎樣安排的?
鐘:早上6點鐘起床,然后做運動功課,8點鐘上班。下午按時下班,中午是一定要休息的。吃完飯后一定要看報,看到10點左右,還要工作一會兒。11點會少吃點東西。一天四頓飯,牛奶是一定要喝的,作息時間比較有規律。
張:作為中國呼吸系統疾病的專家,您能談談呼吸系統疾病目前處于什么樣的狀況,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怎樣呢?
鐘:談到呼吸系統疾病,給人們留下最深影響的就是過去的SARS,它就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在我國人群死亡率排前十名的病種中,因患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的,在城市總死亡率中占第三位,在農村列第一位。可以說,呼吸系統疾病是我國死亡病因中的頭號殺手,它不像心血管疾病,它是有腫瘤的。呼吸系統疾病正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存。
張:應該怎樣加以防治呢?
鐘:1.廣泛開展健康教育。2.吸煙者禁煙,不吸煙者避煙。3.注意氣候的變化。冬春季冷空氣刺激支氣管黏膜,能引起黏液腺分泌過多,支氣管痙攣導致氣道阻力增加、分泌物排出困難,引起癥狀急性加重。4.藥物。及時用藥并預防感冒。5.適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