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從現代城北遷至理想國際大廈,搜狐從光華長安進駐清華科技園,騰訊從南禮士路入住銀科大廈……從上個世紀末的網絡新貴們紛紛“出走”到現在的集體回“村”,中關村好像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輪回。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中關村,走進這些新貴們的“家”,體驗一下他們在中關村里的新生活……
新浪:在理想國際這個光鮮的大樓里,有五層是屬于新浪的。作為國內門戶網站的老大,新浪的辦公室自然“霸氣”十足。進入新浪20層的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個極為人熟知的巨大Logo,在燈光的輝映下,紅得耀眼。沿著logo后側的臺階向上,是新浪的大天臺。透過落地玻璃窗俯身望去,真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據說,這是新浪員工開會的最佳選擇。新浪基本上采用的是開放式辦公模式,除了一個標牌之外,每個頻道之間并沒有明確的間隔。值得一提的是,新浪的五層,按樓層間隔分別被賦予了兩種不同的顏色基調—藍色和黃色,錯落中不失統一。最讓人感嘆的則是新浪每層都有的員工休息室,通過玻璃門,自動售貨機、健身器材、沙發等等一應俱全。在這樣的環境中辦公,員工心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新浪搬遷歷程: 從北京市中關村地區萬泉莊一所小學的幾間空閑教室內,至2001年銷售部遷到了CBD東邊的SOHO現代城,但北京仍有多處分公司以及收購的公司散落辦公 。 2004年底遷入中關村地區北四環西路58號的理想國際大廈(15、17~20層),新浪的內容部門與行政及業務部門從此勝利“會師”。
搜狐:一踏入搜狐,人們很難不被到處彌漫的奧運氣氛所感染。最近搜狐剛剛和北京奧委會簽約,正式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互聯網內容服務贊助商。除了采用新的奧運Logo外,整個搜狐大廳更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不管是電梯兩旁,還是走廊墻壁上,不是懸掛著奧運的條幅,就是張貼著奧運健兒的剪影。然而,沿著一條兩側都張貼著各個頻道簡報的走廊,進入搜狐辦公區后,鬧哄哄的喧囂氣氛一下子蕩然無存。透過印有搜狐字樣的玻璃窗,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埋頭工作的忙碌畫面。如果說新浪的辦公室給人的感覺是熱鬧和激情,那么搜狐帶來的則是一份持重和溫馨。在不大的市場部辦公室里,一個小小的圓形茶幾、幾張松軟的黃色沙發、再加上幾盆綠色植物,把原本單調的工作環境變得溫暖而舒適。如此家一般的感覺,還用擔心員工們不“愛崗敬業”嗎?
搜狐搬遷歷程:搜狐的搬遷閱歷顯然沒有新浪豐富,1998年入住建國門內大街7號光華長安大廈2座15層 , 2005年遷入清華科技園威新國際大廈8-15層。
騰訊:據說騰訊決定將北方區總部遷入中關村的銀科大廈總共只用了短短6個工作日的時間,由此可見這兩層寫字間對騰訊的吸引力。與騰訊的標識相一致,騰訊一層以藍色為基調,而嵌在玻璃墻中的綠色斑竹, 則給人帶來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騰訊的整層樓就像一個大的工作平臺,開放而且開闊。沿著落地窗擺放的一個小小白色吧臺,偏安于一角,安靜而閑適??梢韵胂?,當員工疲憊的時候,沖上一杯濃濃的咖啡,坐在這里,看著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是何等的愜意......
騰訊整體風格簡潔而清爽。辦公室雖然沒有過多地修飾,但騰訊的員工卻好像個個都是天生的設計師,辦公桌椅上各種各樣的QQ公仔,QQ掛鏈甚至QQ靠墊,都為辦公室搭建了一條獨特的風景線??磥硐矚g彰顯個性的年輕人,選擇騰訊的辦公室,那是做對了。
騰訊搬遷歷程:從南禮士路建威大廈到2005年6月遷入海淀區海淀大街銀科大廈16、17層。
中關村20年
轉眼20多年過去,昔日以“電子一條街”為代表的破落中關村,現在已經轉變成了星羅棋布、面積達幾百平方公里的高科技產業基地,今天很難再從地理概念上去界定它,但“村里”這個略帶自嘲和幽默的稱呼,卻一直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