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管閑事”歷來不是個好詞兒,管閑事的人也歷來不招人喜歡。
丹麥與中國相反。丹麥人有著愛管閑事的習慣,甚至把它視為公民必盡的義務。諸如保 護環境、愛護動物、講究公德、遵紀守法都已成為丹麥人約定俗成的自覺行動,對任何犯規 者,他們既不能容忍,也不會袖手旁觀。
我在丹麥被“管”過好幾回,記憶深刻的是一次驅車出去玩,行至一家商場時想進去逛 逛。正值午后,斜陽懶懶,偌大的停車場里沒有幾輛車,我先生方向盤一打就進了個車位, 這時才發現地上畫著殘障者標志,一想,旁邊殘疾人車位還多得是,我們倆便邁腿下了車, 沒想到還未關車門,就見不遠處幾個曬太陽的人不停地對我們招手,那是在批評我們沒按規 矩辦事。先生趕緊鉆進車門,老老實實把車拐進自己該呆的地方。下車后,那幾個人又在對 我們招手,這次是對我們知錯就改進行表揚。
還有一次是我們剛住進哥本哈根海勞普區的一棟公寓不久。那天我正在家里看書,忽然 響起一陣嘭嘭的敲門聲,開門一看,是小區清潔工尼爾森。平時碰面他總是滑稽地擠擠眼睛 ,快活地說聲:“嗨,你們好!”這會兒卻挺嚴肅。見我聽不懂嘰里咕嚕的丹麥話,他拉著 我就走。一直被帶到地下室,只見尼爾森打開樓道的垃圾出口,撥拉出一個塑料袋,用小棍 一樣樣對我指點著里面的垃圾。我立馬認出那是我剛扔的垃圾,里面有半張中文報紙,還有 一個盛過芝麻醬的小玻璃瓶。按照規定,報紙和玻璃瓶是不能扔進垃圾通道的,必須扔進樓 外專門回收報紙和玻璃的分類垃圾箱中。有了尼爾森的這一“管”,我自此長足了記性。
丹麥人是欺負外來戶吧?自尊心強的人八成這么想,其實不然,任何一個破壞了規矩的 人都可能領教丹麥人什么都愛管的習慣。
我讀過一位客居他鄉多年的丹麥作家回到丹麥后寫的一本書,名叫《文化沖突》,其中 一章是寫他如何遭遇“管閑事”的。諸如開車忘記打亮前燈、沒有給超車的人留出余地、騎 車拐彎沒有示意等等,都有丹麥人挺身而出,不留情面地批評指正。有一回,他在日德蘭半 島的小湖里劃船,看到岸邊蘆葦婆娑,有心摘下一束賞玩,誰知未及靠近葦叢,便聽一聲怒 喝:“不許破壞蘆葦!”原來早有人洞察了他的“狼子野心”。還有一回他騎車出游,忘情 地欣賞著故鄉的風光,蔚藍的大海,濃綠的森林。前面一個姑娘也騎著自行車,金色的長發 在微風中飄拂。他陶醉在迷人風光中,悠悠然超過那位騎車的姑娘,卻冷不防聽到姑娘大喊 一聲:“嗨,怎么了,伙計,你的車鈴壞了嗎?”好久,他才省悟過來,在丹麥騎自行車超 過別人是應打鈴以警示和致意的。
在丹麥的日子久了,我漸漸明白,丹麥人的“管閑事”,其實是一種普通的公德心,它 教人向善,也給自己創造出一個美好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