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4期“識林拾貝”
1.中華巾幗第一人:______第一個女史學家;______第一個女外交家;李 清照第一女詞人;蔡琰第一個女詩人。
2.《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到西晉開國,大約______年的社會政治史。
3.______是首位華裔太空人,他是1985年乘航天飛機“______”號升入太 空,并在距地球350公里的外太空,將一面經美國政府批準而特意帶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旗插在太空上。
4.“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中的“暗香”指的是______的香氣。
5.最硬的樹產于朝鮮北部山區的______,可用于制造機器的齒輪。
6.______說:“一個民族想要站在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7.在中國近代,積極強調“公德”建設的是______。
8.如果胎兒第21對染色體多了1條,那么降生之后就會______。
9.鄭和是我國明朝初期偉大的航海家。他的船隊最遠到達了______的蒙巴薩,訪 問了亞非沿岸30個多個國家和地區。
10.人的膳食中,長期缺乏______可引起夜盲癥。
11.發明打字機的人是美國人邵爾斯,他的發明源于對______的愛。
12.______是最耐熱的花,又叫洋馬齒莧花,在正午12點頂著烈日開花。
13.米芾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畫家和文物鑒藏家,他生活在______代。
1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學科目錄,將基礎學分成7大類。分別是數學、邏輯學、天 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物理學、化學______。
15.阿拉伯數學是由______人創造發明的。
16.公元934年,五代后蜀皇帝______在桃符極上題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是公認的最早的對聯。
17.唐德是古典哲學創始人,他曾在柯尼斯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755年,他發表了 《自然通史和天體論》,首先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______假說。
18.世界第一個發現1125號小行星,并被命名為“中華”的,是中國當時只有26歲的___ ___。他是1928年發現這個小行星。
19.______球上永遠沒有云霧、晚霞、曙光,天空永遠是一片漆黑、沒有風、雨 、雷、閃電,永遠是晴天。
20.明朝建立后,皇權與相權矛盾,使朱元璋深為不安,先后借宰相“胡惟庸謀反”興 “胡黨大獄”和涼國公“藍Z謀反”興“藍黨大獄”,株連殺戮功臣宿將。史稱兩獄為“__ ____”。
21.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是北京的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