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歐廠商不斷挫敗的同時,以現代為代表的韓日汽車正在加速駛入。
2005年的中國車市出現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景觀,中國人開始放慢他們購車的腳步,市場轉向追求更小和更便宜的轎車,這對以中高檔轎車聞名的通用和大眾汽車公司是個打擊。
大型車銷量下降
近年來歐美廠商在中國市場可謂風光無限,增長和利潤的大部分卻來自中國市場。但1、2月份的數據顯示,汽車廠商交付給經銷商的汽車數量下降了10%。
大型車銷量的下降與政府對集團采購的限制有關,但油價的上漲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出于銷售的考慮,現在的經銷商開始更多地推廣小型家用車和貨車,每部車平均售價不到5000美元。這些車通常配有簡單的座椅和功率不超過普通摩托車的引擎,同時,它們的利潤也是微薄的。
與美歐廠商不同,日韓的汽車制造商已開始急速駛入小型車領域,各公司都已對生產線進行了擴充,大型車對他們來講已是唯恐避之不及。然而,該狀況是否會對歐美廠商造成大的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因為在中國市場,汽車制造商們很少公布它們實際賣給消費者的汽車數量。

伊蘭特成大贏家
通用汽車一位女發言人稱,公司銷售與去年相比略有增加,交給經銷商的汽車數量有所下降,很大程度上源自別克賽歐(Buick Sail)轎車的停產。吉普車的銷售量大幅下滑(42%),戴-克集團的奔馳轎車的銷量略有上升。大眾公司已發出明確預警,稱今年利潤將少于以往,只及2003年的一半。這其中,惟一沒遭到相關難題的是福特轎車。長期以來,福特在中國市場步履緩慢,市場份額不到2%,前兩個月交付給經銷商的汽車數量比去年增加了14%。
就在歐美廠商處于困境的同時,現代、本田和豐田正迅速增加它們交付給經銷商的汽車數量。現代在這場競爭中可謂大贏家,伊蘭特(Elantra)使消費者只需花不多的錢就可享受到中型車的寬敞舒適。除了出租車隊大量引進伊蘭特外,較為富裕的中國家庭也紛紛購入伊蘭特轎車。價格18000美元的伊蘭特配有雙側氣囊和前排安全氣囊。
現在伊蘭特是市場上最受經銷商青睞的車,訂購數量超過了大眾引以為豪的桑塔納(Santana)。豐田的花冠(Corolla)也表現不凡,明年該公司還要引進佳美(Camry)轎車。本田交給經銷商的雅閣(Accord)轎車數量增加了49%,盡管與此同時整個市場同級別的轎車的交付數下降了16%。“現代和本田敏銳地把握住了市場先機”,Automotive Resources中國區董事Tim Dunne說。
由于政府對貸款的緊縮,更多地方政府和企業減少了它們的購車數量,這對豪華車廠商是個打擊。1、2月份,大眾汽車公司奧迪A6的交付數下降了73%,整個市場深跌63%。來自新華社的消息說,中國政府還將進一步限制貸款規模,這令豪華車的銷售更加不樂觀。經濟型轎車也受到了沖擊,與一年前的20%相比,如今只有5%的汽車得到了銀行貸款。CSM(上海)公司負責新興市場研究的Yale Zhang說:“如果你想看到好的銷售數字,那么等到秋天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