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月3日,美國上市不到六個月的Google市值沖到560億美元,超過通用汽車及美鋁公司(Alcoa)的市值總和。同月份在東京,提供手機上網拍賣服務的DeNA掛牌上市,女總裁南場智子創(chuàng)造10億日元的市值。
這兩個新掛牌公司,都是新經濟時代拓荒者。他們成功洞悉,切入新時代的需求。被《經濟學人》雜志評為“五大管理大師”的大前研一說:新經濟這塊看不見的大陸,企業(yè)人需要的,就是具有邏輯思考的頭腦。
大前研一的新作集結大前研一每小時收費五萬美元的經驗分享,也是他30年經營管理顧問的心得。 臺灣《商業(yè)周刊》在大前研一的臺灣繁體中文新書上市前飛抵東京,與大前研一面對面細談這個抽象的邏輯概念,以及最重要的三大未來趨勢。以下是專訪內容精彩紀要:
問:在這次的新書中,你提到21世紀的經濟與以往大不同。這個轉變主要是怎樣引起的?
答:這種變化,就是1985年進入微軟窗口時代后,快速、看不見的經濟大陸就開始出現了;這就像500多年前發(fā)現美洲新大陸一般的重要。這會演變成什么樣?得等一到兩個世紀才會看到,我想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會是充滿冒險的探索。
與傳統凱恩斯經濟學相比,這就是新經濟,充滿電子訊息和網絡入口的經濟。五年前的知識傳承是按年齡老、中、青的垂直傳承,但現在在網絡平臺上,是水平式的延伸。他們就連買機票的方式,都和我們以前不同。所以,你在學校學的,最好都得全部消除、凈空。
問:你如何形容這是個怎樣的世界?
答:日文稱呼老師為先生,意思是你比我早出生,但你就知道得比我多嗎?現在,21世紀,我的兒子在網絡、計算機的使用上比我更厲害,因此我雖然是某方面的老師,但在計算機方面,他卻是我的老師。 像我在斯坦福大學,班上10個學生之中,就有7個是網絡商務方面的業(yè)者,這個部分,我就把他們當咨詢對象。這個景象和以前是大不相同的。現在時代變遷快速,甚至很多人看到了新時代的商機,沒有等到學校畢業(yè),就跳進行業(yè)里掌握商機,他們都很成功。這是很多老年人需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