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位當大學教師的朋友,問新生將來的理想是什么,在20多人中,有五六個人回答是退休后安度晚年。
不少年輕人不把自己的理想放在大學畢業后大約40年的工作中,這個現實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年輕人對工作不抱有理想,這是現在學習能力差,學習欲望減退的重要原因之一。過去“努力學習就一定能進好學校,然后能進著名企業,能保障生活穩定”這一命題已經不再成立。因為,好大學的畢業生進了著名企業后,等待著他們的是激烈的競爭和過長的勞動時間,這也許能把人活活累死。這樣一來,讓人們努力學習的動機隨之退了色。最近這十年,企業雇傭方針所出現的變化,也已經讓年輕人不再相信“努力學習就一定能進大企業”這樣的甜言蜜語了。
從90年代后半葉開始至今,日本年輕人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一種叫“自由漂流”式的雇傭方式,即由人才中介公司向全國各企業輸送勞動力,雇傭是幾乎不問學歷和經驗的,惟一的條件就是健康。在需求少、失業率高的地方積聚起來的年輕人被送到汽車或電機工廠集中的地方,這些被雇傭的年輕人拿正式工人一半的工資,到各個用人單位從事涂裝或組裝等不需要技術的工作,他們與公司間的合同多者三個月或半年。企業盡量減少正式的公司雇員,向人才中介公司雇傭勞動力已經成了日本制造業的一個標準,即便是佳能、索尼、NEC等大公司也不例外。這樣的人才中介公司在日本有1萬家,而通過這種方式雇傭的人員超過了100萬。這種雇傭方式正在向辦公業務、醫療行政業務、飯店、醫藥部門的臨床試驗甚至圖書館業方面擴展。雇傭的短期化、不連續化和勞動分工過細化正在以過去從未有過的規模發展著,而且隨著年輕人的卷入而在不斷地擴大著。
據日本政府統計,現在年輕人的工作狀況有以下三個特點:1、高中畢業生的需求量急劇減少: 2、服務行業職位有所增加;3、非正規雇傭正在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