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酒類的生產和消費的數量成倍增長。僅以啤酒為例,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全國啤酒產量總和為48萬噸,至2004年年末統計已達到近2700萬噸,26年間增長了56倍。那么,危害社會的酒害、酒禍是否也增長了56倍呢?依筆者看來,早已遠遠超出56倍!
為什么說酒禍酒害的增長率遠遠多于酒類生產和消費的增長率呢?這是因為一方面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喝酒的人越來越多,人均喝酒的數量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法制觀念的松弛、道德觀念的淡漠,以及法制、法規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豪飲者、酗酒者大量增加,飲酒低齡化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酗酒鬧事、酒后駕駛、肇事逃逸、酒后殺人等事故,幾乎處處都在發生,時時都在發生。
對于上述現象,政府部門也好,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也好,也有不少單位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午間不許飲酒,執行公務不許飲酒等等,發布了各式各樣的禁酒令。但是,由于這些禁酒令只是治標不治本,往往流于形式,等于虛設,只起到出了事故時搪塞上級部門追究的擋風墻作用。
那么,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呢?那就是弘揚和普及健康、科學、文明、高雅的酒文化理念。
當今社會出于各種目的,以各種形式表述的酒文化理念五花八門,比比皆是。但是,我們歸結起來,大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對社會對個人有益的酒文化,一種是對社會對個人有害的酒文化。前者十分弱小,后者十分強大。我們要謀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和諧,必須大力倡導和普及前者,反對和摒棄后者。
那么,有益的酒文化的具體內涵是什么呢?那就是無論釀酒、售酒、飲酒要依據健康、科學、文明、高雅的原則。
所說健康,是指無論從酒類釀造的方式方法,酒類中所含對人體有益有害成分的設置和檢測,以及人們飲酒的方式方法和數量,都應當對于人類身心健康有利有益而不是有損有害。
從酒類生產的角度來說,無論是酒品的立意、工藝、命名、包裝、裝潢、宣傳內容方式等都完全符合人類精神和心理健康的原則。目前在我國來說,絕大多數的酒品是符合上述原則的,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酒品或立意格調低下,或命名淺薄荒誕,或包裝裝潢粗鄙簡陋,或廣告宣傳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級趣味,語言、方式不當,更嚴重的是有些酒類中對人體有害物質超過規定標準,甚至有的濫用名牌商標販售假酒,個別不法分子用對人體極端有害的原料勾兌毒酒危害人民。
從飲用的角度來說,最主要的是指飲用的數量和方法。例如,中國古代人講究微醺,即所謂“酒飲微醉,花看未朵”,應該說微熏既是飲酒達到的最佳境界,也是人們飲酒數量的一個限度。如果飲酒超過微醺的限度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就有害人體健康,會對腦、肝、腎、心臟、胃產生危害作用。如果經常喝醉,就會形成酒精依賴,那樣就會不由自主地長期酗酒,就會更加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所說的科學是指發酵、釀制、勾兌、化驗、檢測、灌裝、儲存,甚至包裝裝潢、防偽技術等都運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同時,從未來社會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要求不斷提高的趨勢,酒類必須運用高科技手段向達到“酒韻濃郁、藥功神奇”的更高目標邁進。飲酒溫度、數量,酒類的選擇與酒肴的匹配以及飲用者年齡、性別、體重,與季節、酒種、酒質、酒度等方面的選擇與匹配都形成科學的程式化和數據化。
所說的文明,是指酒類生產程序和飲酒環境以及酒風酒德均符合現代社會不斷發展和前進的文明標準。
所說的高雅,從生產方面來說包裝裝潢要不斷改進,跟上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發展步伐。酒類包裝裝潢無論是在高星級酒店、餐廳還是在高檔裝飾的家庭都能令人賞心悅目。
雞尾酒講究的是色、香、味,意境高雅,試想,如果在現代文明社會環境下再注入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富有詩情畫意的高雅飲酒方式和飲酒環境,該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何況隨著人類科學技術和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一定會有許多更新更好更高雅的創意,一定會使釀酒、飲酒成為人類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高度統一的美好行為。
那么,怎樣弘揚和普及健康、科學、文明、高雅的酒文化理念呢?
我以為,首先要在業內傳播酒文化理念,發展酒文化理論。我所說的業內是指酒廠、餐廳、賓館、酒店、酒類銷售企業的負責人和員工。因為,在這個范圍內普及酒文化理念,能直接影響到酒類設計、釀造、化驗、檢測、包裝裝潢、廣告宣傳、品鑒飲用等方方面面。在這個范圍內,普及酒文化理念會直接影響到酒類產品的格局、格調,銷售的數量、質量,以及飲酒者的愛好、習慣、興趣。
其次,在全社會傳播酒文化理念。通過傳媒向政府官員、教育工作者、普通公民傳播健康、科學、文明、高雅的酒文化理念。使他們認識到,懂得不懂得酒文化理念對自身、對家庭、對子女親友、對社會的益害利弊至關重要。越是喜歡飲酒的人越應該牢固掌握正確的酒文化理念,排除扭曲的有害的酒觀和酒文化觀。為此,各類傳媒應擔負起重任,不斷用優秀的理論文章以及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向社會傳播,以形成持續不斷的輿論。
再次,就是教育體系的傳播與培育人才十分重要。
由于長期以來,對釀酒和飲酒的扭曲,認識不能統一,由于相當一部分人把飲酒看成墮落的表現,因此妨礙了青少年從小就樹立正確的酒觀和酒文化觀。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從中學就安排酒文化課,大學設酒文化專業和酒文化系。逐步設立酒文化學院,從基礎理論、釀造、市場營銷、包裝裝潢、新聞廣告傳播和國際酒文化交流六個方面培養酒文化專業人才。同時,還可以不斷舉辦中、短期培訓班,對酒類生產企業、酒類營銷企業以及賓館、酒店、餐廳的員工,甚至政府外事接待部門的官員進行培訓。
總之,普及健康、科學、文明、高雅的酒文化理念是關系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成敗興亡的大事,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讓我們全民上下動員起來,像對待自然環保一樣,對待社會環保吧!